在天朗气清的温暖日子里,看稻田插秧,听潺潺流水,原以为这是江南水乡的独有风景,因为疫情憋闷在黄土高原的我们只能梦里相见。不曾想“三变改革”、“脱贫攻坚”的战场----靖边县黄蒿界镇马季沟村沃野千里的土地上,香甜的秧苗在机器轰鸣中排排入地,整整齐齐,“塞上江南”的夏季耕作图景美如画,令人心旷神怡。
“以前这里就是縻牛滩、烂草滩,没有任何收入,土地整合以后,这42亩地年收入可以达到40余万元。”马季沟村老支书冯秀海指着大棚育苗基地欣慰地说。大棚内,绿油油的稻苗密密匝匝,农人们正忙着挖苗、装车,空气中弥漫着香甜的稻米味儿。村书记、主任上前与农户拉起了家常、帮起了忙,小三轮很快就装得满满当当,被送往稻田里由机器插秧。
不知情的人们哪里能想得到,为了建坝修渠,整合土地,马季沟村村民和村干部曾经发生过多么强烈的争执。“地我们自己种,不用你们操心,什么‘三变改革’,什么发展产业,我们祖祖辈辈种的都是玉米洋芋,快不要胡球弄了。”“雷志林(时任村主任)滚下台,张宏滚回去……”村民喊着口号举着拳头愤恨交加地集体抗议,每次开会恨不得打起来。
回忆起这些往事,冯秀海饱经风霜的脸上充满了看到胜利果实的骄傲、成功后的欣慰和喜悦。
“2017年,我们带领32户种植户到山东寿光学习先进种植经验,学习现代化农业种植技术,大家真正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对水稻种植也有了初步的概念,为今天的水稻种植上规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张宏告诉记者。2018年,马季沟村班子成员又同村民一道,去横山波罗学习的稻田种植技术,去年试种的100亩水稻大获成功,一斤稻米卖到了20元钱,村民们这才吃了定心丸,今年,村民种植水稻的积极性都提起来了。
“张书记、冯支书为我们村出了大力,为老百姓办了大实事、大好事,我们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正在田间忙碌的73岁老汉雷志管一见到两个父母官就赶快迎上来,乐呵呵的将放在田间地头的饮料递给他们。黄土地上,天高云淡,笑声朗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