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聚焦 / 外媒看靖边 / 正文

靖边县王渠则镇:“订单农业”让贫困户吃下“定心丸”

来源:榆林日报 发布时间:2017-07-10 16:00

核心提示: 目前,该镇制定了乡村旅游带动扶贫发展规划,通过打造丹林景色、观光农业、百年窑洞、高吉人将军故居、湿地森林公园等景点和采摘园、农家乐、民俗小吃一条街、宾馆、超市等三产服务业,打造乡村旅游观光休闲带,形成“党建+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计划陆续举办好黄芥花节、荞麦花节、红...

1815646872

脱贫巩固户段玉忠为“制种南瓜”苗梳果。白凌燕摄

“订单农业”让贫困户早日脱贫

“以前我以种植玉米和洋芋为主,一亩顶多收入五六百元,家里生活困难。今年我承包了村里整合的15亩土地,在镇村负责人的帮助下,第一次试种制种南瓜。”西桥界村脱贫巩固户段玉忠一边为瓜苗梳果,一边为笔者算了一笔账:他管护的这片制种南瓜地已经和山东寿光的客商签订了合同,南瓜成熟以后客商以1公斤50元的价格收购,一亩地预计能产60公斤,亩收入可以达到3000元。

贫困户要想早日走上致富路,除了政府的帮扶,还需贫困户自身的苦干。今年49岁的段玉忠和妻子有两个儿子,一个已经成家,另一个儿子在中国科技大学读研三,因为供两个儿子上学,家里生活拮据,2016年前为贫困户。一年来,在王渠则镇相关负责人的关怀帮助下,段玉忠信心十足,再加上自己的勤劳智慧,一家人逐渐走出贫困,成为现在的脱贫巩固户。

“制种南瓜投入少、风险小、收入可观,种植管理简单,是帮助白于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王渠则镇镇长王志雄说,为了让贫困户早日脱贫,镇上采用“扶贫”与“扶志(智)”结合、“输血”与“造血”并举的方式,积极推进农副产品的订单生产,通过多方协调,与企业签订了种植南瓜400亩、贝贝南瓜50亩、蓖麻400亩以及苜蓿5000亩的订单合同,稳定了市场价格,还解决了贫困种植户的后顾之忧。

  “休闲农业”打开致富新路

“订单农业”解决了贫困户后顾之忧,“休闲农业”打开了贫困户致富新路。在该镇长渠沟村小杂粮示范基地内,荞麦、黄芥、苦荞、谷子等作物郁郁葱葱,风景秀丽。“我们引导农户改变单一种植的思路,在长渠沟村发展了3000余亩小杂粮示范基地,鼓励贫困户在周边发展农家乐,到秋季花期的时候,我们将会举办类似杏花节的大型活动,吸引游客来此观光旅游。”正在长渠沟村入户走访的王渠则镇副镇长贾向伟表示,镇上在发展休闲农业的同时,将对基地所生产的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打造“白于山”、“西涧丹林”等品牌,带领贫困户增收致富。

“旅游扶贫”是王渠则镇未来的发展方向。2016年,“西涧丹林”乡村旅游迈出了王渠则镇乡村旅游坚实的第一步。目前,该镇制定了乡村旅游带动扶贫发展规划,通过打造丹林景色、观光农业、百年窑洞、高吉人将军故居、湿地森林公园等景点和采摘园、农家乐、民俗小吃一条街、宾馆、超市等三产服务业,打造乡村旅游观光休闲带,形成“党建+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计划陆续举办好黄芥花节、荞麦花节、红叶节采风活动,走“一村一品”的专业化发展道路,提高王渠则镇“西涧丹林”乡村旅游知名度,全面推动该镇脱贫攻坚工作,早日实现全面脱贫。

网络编辑:张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