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马蕊通讯员乔薇报道近日,靖边县50吨菊芋作为种子顺利出口到蒙古国,继2014年秸秆加工成干草粒作为动物饲料出口后实现了新突破。
“上次‘烧火棍’出口了,这回‘咸菜疙瘩’也卖出去了,真是想不到啊!”农户们激动地说。
菊芋俗名“洋蔓菁”,耐旱、耐寒、耐贫瘠,在我市广泛种植。菊芋块茎含有丰富的菊糖及低聚果糖,秸秆是优质的动物饲料,然而我市以前对产品的利用仅以块茎腌制咸菜,秸秆全部当做柴禾烧掉。现在菊芋及其秸秆制品的顺利出口,不仅为当地农户带来直观的经济效益,并且起到辐射带动作用,经媒体广为宣传后为当地带来了大量订单以及合作种植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