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的提升是对靖边公安工作不断创新跨越式发展的最大肯定和褒奖。
群众看公安 关键看平安
群众看公安,关键看平安。2014年,该局党委班子突出维稳第一要务,聚全警之力,汇全警之智,主动作为,全力攻坚,以“2014秦剑”行动为抓手,持续不断地掀起专项打击、排查整治高潮,全年共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698起,刑事拘留833人,逮捕493人。其中,命案发8起破8起,同时协外破获命案2起,破获“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案件1068起,破获各类经济案件47起、挽回经济损失1127万余元,破获毒品刑事案件36起、强制隔离戒毒246人。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10月31日,在省、市公安机关指挥下,该局联合云南省公安边防成功破获了陕西公安史上最大运输毒品案,缴获毒品海洛因15.089公斤,大力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有效净化了社会治安环境。据统计,2014年全年该局刑事案件数、逮捕人数、查处违法人员数、拘留人数较上年均有大幅提升,打击整治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群众看公安 创新管理有新招
便民利民举措的不断创新换来了百姓好评一片,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了,警民关系更加和谐了。2014年该局推出了32项便民利民新举措,在户政、出入境、车管所等窗口单位开展预约服务、一窗式受理、一次性告知、一站式服务和一律限时办结等为民服务活动,进一步简化了办理流程,缩短了办证时间,最大限度地方便了群众。据悉,该局通过推出“网上警务室”、“公安QQ 群”、“公安微博”、“公安微信”、“手机彩信”等网上便民服务平台后,优化了执法服务软环境,赢得了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大大赞誉。
“社区警务”是该局又一项利民便民的举措。2014年,该局先后投资100余万元,使全县14个社区警务室建设达到了标准化要求,进一步推动社区警务走上标准化、规范化轨道。民警通过与群众“零距离” 接触,“全天候”服务和“主负责”社区安全,实现了治安防范在社区覆盖、执法服务向社区延伸、群众工作在社区扎根,真正把为民的实事做到群众的心坎上。2014年,社区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9.15%。
“六位一体”的治安防控体系是平安建设的重中之重。地区要平安,一个重要参数是发案数。发案少了,群众安全感自然就高。2014年,该局投资1210万元的“平安靖边”二期工程已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共安装11处城际系统,新建80路公共视频监控、14套电子警察、8套治安卡口,整合社会资源“小探头”8900余个。并且成功打造了巡警、特警、派出所、公安检查站、红袖章义务巡逻队和内保单位保安人员相互配合的“六位一体”的立体式巡防格局,最大限度地加大了巡逻密度和力度,提高了见警率、处置率和抓获率,发案数明显降低。
便民服务平台、社区警务、“ 六位一体”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如同三驾马车,带领靖边公安工作驶入高效优质服务民生的快车道。2014年以来, 城区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了8.2%。
家住紫薇花园的李大爷告诉记者:“现在啊,经常见到警车巡逻,社区民警也经常来小区给居民提示警情,看到他们,心里就踏实,很有安全感。”
群众看公安 队伍建设是根本
2014年度,该局在市局目标责任考核12个月考核中累计总分位居第一,被市公安局评为“全市公安机关目标责任考核暨‘爱民杯’竞赛活动先进集体”,被公安部评为“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这些荣誉的取得,离不开党委班子坚强正确的领导,更离不开一支素质过硬队伍的无懈努力,以及每一位民警的无私奉献和默默坚守。
队伍建设是根本。该局十分重视队伍建设,2014年,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等活动,该局打造了一支扎根群众、甘于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队伍,他们与时俱进,创先争优,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爱戴,在2014年度榆林市公安系统首届“十佳公安民警”和“十佳公安协警”评选活动中,杨喜红、王光荣同志分别被评为“十佳公安民警”和“十佳公安协警”。 一年来,全局共有13个单位获得市级以上表彰奖励,33名同志受到中、省、市的表彰奖励。(通讯员 刘萍 郭世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