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累计办理2000余件刑事案
2010年,靖边人民检察院在开展打造“一院一品牌”、争创“西部一流、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活动中,决定推出“女子公诉队”这一品牌,也是从那时候起,公诉队就全部换成了清一色的80后女性。田苗,一位土生土长的陕北80后女孩,成了这支队伍的头儿。
“我们的团队虽然都是清一色的80后女孩,但是我们办的案子绝不逊色。”2月3日下午,田苗告诉华商报记者,她从事检察官的工作已经有十个年头,近五年的时间,女子公诉队累计办理了2000多起刑事案件,而且还保持了“无一错案、无一投诉、无一上访”的纪录。
在田苗的印象中,印象最深、压力最大的案子当属“房姐”龚爱爱伪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案。由于该案的辩护人是陕西省政府法律顾问、法学专家,有着非常丰富的刑事辩护经验,更加给这个年轻的公诉团队增添了不少压力。
在接到上级院的指定后,女子公诉队便进入了战斗状态。“我们知道这是一起硬仗,只能掌握充足的证据,在法庭上对方才无法辩驳。”田苗笑着说,宣判后,她心中的一块石头才算落了地,也对团队的表现非常满意。
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9月24日,龚爱爱伪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案在靖边公开开庭审理,检方建议法院对龚爱爱量刑两年六个月至三年有期徒刑。2013年9月29日,靖边县人民法院以伪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罪,判处龚爱爱有期徒刑3年。2013年10月31日,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原判。
另外,女子公诉队曾在办理“横山大刀队”案件时,面对恐吓以及各种压力,短时间内审阅了多达20卷的案件材料,认真制作了长达60页的审查报告,严格依法讯问犯罪分子,并详细制作了举证提纲、公诉意见书等。经过20多个日日夜夜的艰苦工作,有力地指控了该集团的种种犯罪行为,最终使该犯罪团伙受到了法律的公正审判。
献爱心 资助贫困生上学
殊不知,在铁面无私办案的背后,她们还有一股柔情。女子公诉队的姐妹们一直在相互传递这样一句话:“当你以自己的心,去温暖别人,爱就是一种精神力量”,也以此相互激励,在办理案件的过程中,每当遇到困难群众或者弱势群体都会奉献出自己的爱心,她们以实际行动赢得了群众的赞誉。
在办理一起交通肇事案件中,女子公诉队的队员得知,靖边中学高一奥赛班学生小杨的父亲在一场车祸中意外丧生,家里又债台高筑。正当品学兼优的小杨同学为学费和生活费发愁时,女子公诉队的检察官们为小杨家送来了米和面,并为他筹集了7000多元的捐款,并承诺资助他到高中毕业。
“当时小杨才15岁,为了减轻负担和还清其父亲治病欠下的债务,孩子都准备去打工,实在是有些于心不忍。”靖边县公诉科副科长屈媛媛表示,她们当时的唯一想法就是让孩子继续学业,于是和同事们凑钱让小杨重返校园。
此后,女子公诉队又资助了两名品学兼优的特困生,为他们捐助学费、生活费等,并给他们家里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资,让他们安心学习。2014年高考后,三名学生还给女子公诉队送来了锦旗表示感谢。
聋哑儿童的“检察官妈妈”
据了解,女子公诉队还长期资助靖边县一所特殊教育学校,40多名聋哑儿童把她们认作“检察官妈妈”,每逢儿童节或者其他节日,女子公诉队都会给孩子买各种书籍、学习用具以及一些生活用品。
如今,女子公诉队在靖边甚至榆林已经小有名气,她们助人为乐的故事为不少人津津乐道。由于她们出色的工作表现,2012年被陕西省人民检察院授予“全省优秀公诉团队”称号;因扶危济困,2013年3月被陕西省妇联评为“陕西省妇女儿童维权示范岗”;2013年12月被共青团榆林市委评为“市级青年文明号”,2013年3月被靖边县妇联评为“巾帼文明岗”。
然而面对这一切的荣誉,女子公诉队的队员们却纷纷表示:“我们只是普通的检察官,做属于自己的工作,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华商报记者 杨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