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靖边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全面推广良种良法,集中打造名优品牌,继续拓展规模经营,用项目带动发展,用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努力实现农业现代化。统计数据显示,今年,该县预计实现粮食总产24万吨,实现农业增加值7.3亿元。
该县用工业理念来经营农业,全面整建制推广高产集成技术示范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成了10个万亩高产创建核心示范区,包括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3个、水地玉米2个、水地标准化马铃薯2个,山地马铃薯膜侧栽培、大田蔬菜、小杂粮示范区各1个。并建成高标准栽培、规模化种植特色水果基地1.9万亩。该县还以合作社或龙头企业为主体,围绕主导产业或特色高效产业,按照种养结合、集约化生产、市场化运营的模式,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建设省级农业园区4个、市级农业园区5个、县级农业园区9个。
该县充分发挥政策引领作用,出台了扶持奖励政策,采取以奖代补的措施实施各类项目,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取得了高成效。
“我们在4万亩旱地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核心区无偿发放地膜、良种、覆膜机和播种机以及专用肥。”该县农业部门一位负责人介绍,辐射田每亩发放6公斤地膜,并提供覆膜机、播种机等设施,使旱地全膜玉米面积达到了8万亩。
该县还全面加强农技服务体系建设,使良种良法得到广泛应用。建成17个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及8个区域农业技术推广站,从源头上确保群众吃上“放心”农产品,并开展“十带百、百带千、千带万”的技术指导服务活动(即十个农技专家培训百名农技人员,百名农技人员指导千户示范户,千户示范户辐射带动万户以上农户的活动),推广马铃薯早晚疫病防治、“三沼”综合利用防治西瓜枯萎病、地膜残膜回收等15项技术。
同时,该县不断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在东坑、红墩界、柠条梁等乡镇建成了农产品交易市场,在山东寿光、北京分别建成了“靖边农产品营销中心”和“北京农产品供应保障基地”,注册了“红盛”小杂粮、“渔上人家”水产品等商标5个,“同富”马铃薯等产品获省级著名商标,“鸿丰牌”蔬菜获全国著名商标。农产品储存、加工、包装和销售等功能明显增强,品牌效益逐步凸显,农产品流通率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