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在苦荞的优生区靖边县中山涧镇碾盘湾村,村民贺加芳正和家人将筛选好的黑苦荞装入袋中。
贺加芳说,以前这里的山地要么种植荞麦,要么就荒废了。两年前,镇政府提倡引导他们种黑苦荞,于是他们将荒山都利用起来种植黑苦荞。
黑苦荞产量和价位都是普通荞麦的两倍多,今年,贺加芳家种了40多亩,总产量在7000斤左右,按合同收购价每斤2.3元算,能收入1万多元钱。
发展小杂粮是靖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方向。近年来,靖边县针对小杂粮产业发展现状,积极转变发展思路,依靠优势升级传统农业。如今,该县小杂粮产业已逐渐形成产业化格局,不仅带动了特色农业发展,也为当地山区群众致富找到了门路。
为了让小杂粮向纵深发展,该县积极推进小杂粮深加工产业,比如苦荞深加工产业的发展,逐渐带动了该县南部山区农民种植苦荞麦的热情,农户们利用空闲荒地种植苦荞麦,在增加经济收入的同时,促进生态良好发展。
以前的荒山变成了农民致富的“金山”,苦荞投入少,经济效益高,尝到甜头的村民们都将种植苦荞作为新的增收途径。从前年开始,中山涧镇的100多户村民和该县黄土之恋农产品有限公司签订订单,由公司统一供种、提供技术指导,苦荞成熟后由公司统一收购,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加大了苦荞品牌打造和深化产品包装加工的力度,推动苦荞产业增值增效。
黄土之恋农产品公司是该县重点支持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实行种植加工、科研销售为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依托原材料优势,这家农产品公司大力延伸产业链,增加苦荞的附加值。据了解,每斤成品苦荞由10斤左右的原材料加工而成,成品苦荞的附加值可增加一倍多。目前,公司年生产能力上千吨,总产值上千万元,市场主要以陕北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如今,该公司在山东寿光成立了办事处,产品也在西安、延安、山东、宁夏等省市畅销。其生产的苦荞茶还在今年的“农高会”上获得了后稷奖。
靖边县是小杂粮的优生区和陕北荞麦集中产区,小杂粮营养丰富,在市场上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和前景。今年,全县小杂粮播种面积15万亩,占到粮食作物的10%,主要以荞麦和糜谷类为主。针对小杂粮发展现状,该县农业部门也加大对小杂粮的扶持力度,每年都抽出资金和技术力量进行良种引进试验示范,并且将选出的优良品种及时无偿发放到农民手中。截至目前,靖边县初具规模的小杂粮专业合作社达到12家,注册商标的企业有4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