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今年1—9月份,靖边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54.67亿元,完成年任务的64.59%,同比增长7.2%;全社会固定资产完成投资193.34亿元,完成年任务的71.87%,增长44.8%;完成财政总收入76.4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87亿元,增长20.1%;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10261元,增长1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21469元,增长10%,各项指标均按季度实现预期任务目标。
重点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为了确保重点建设项目快速推进,靖边县对157个重点建设项目及重大前期项目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以责任制的形式分解落实到县级领导和各乡镇、各部门单位,做到包抓领导、主抓部门、配合单位责任“三落实”。严格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牵头,一个班子服务,一个部门负责,一套实施方案管理”的“五个一”工作机制。在项目推进上,县上主要领导靠前指挥,定期不定期召开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协调会、推进会,项目推进单位深入一线,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难题。县级各相关部门严格执行《靖边县重大建设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管理办法》,简化审批程序,公示审批事项,实行限时办结,并加大对重点建设项目包抓领导、责任单位、审批部门的考核力度,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各建设项目顺利推进。
截至目前,全县计划实施的五大类143个重点项目有序推进,其中43项重点续建、新建项目累计开工33个,完成投资150亿元;100项财政投资项目累计开工88个,社会投资项目完成20亿元。
农业园区引领“三农”发展
靖边一直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如何让农业大县变为农业强县,靖边把建立现代农业园区作为引领农村经济发展的方向,东坑现代农业园区就是该县的“点睛之作”。由政府引导、专家规划、企业投资、农民参与的靖边县东坑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经过金泰铭有限公司3年的建设、2亿元的投资,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陕西第二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区。
“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如今,这棵精心打造的梧桐树已引来中央粮食储备库、蔬菜脱水厂、育苗中心等12家企业进园创业,还有数家意向企业正与园区协商准备入驻。
东坑现代农业园区不仅仅是企业家的创业乐园,还是农民的致富平台,该示范区目前可辐射东坑19个村、5.2万人,能解决东坑镇乃至附近乡镇农产品的产、购、销难题。同时,示范区通过引进推广新品种、新科技,全面发展现代化种植养殖示范基地,并辐射带动全县乃至周边县乡发展现代农业,从而形成沿青银高速、太中银铁路两侧现代农业经济带。
靖边还在全县各乡镇启动建设各类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规模养殖场近50个,其中建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4个、市级园区5个。今年新启动建设红墩界、杨桥畔等农业园区9个。依托现代农业园区的承载和辐射功能,该县的农业主导产业大上规模,今年瓜菜种植面积达10.9万亩,其中设施蔬菜5.2万亩、马铃薯55.6万亩、玉米45.6万亩,羊子饲养量达187.7万只,引进推广种植油沙豆1100亩。
能源工业主动转型升级
作为油气大县,靖边继续加大产能建设,既为县域经济备足“财源”,也为下游深加工产业储备原料。目前全县生产原油264.03万吨,榆林炼油厂加工原油263.1万吨,生产天然气22.05亿立方米。在油气项目改进上,榆林炼油厂90万吨汽油精制项目和200万吨柴油加氢技改项目上目前完成投资6亿元,预计年底建成投产,煤油共炼项目上目前完成投资7亿元,计划年底试
运行。
为了改变单纯输出资源的不利地位,靖边县从2006年起,决定建设高水平的综合能化园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过几年的建设,目前靖边能源综合化工利用园区已累计完成投资222亿元,其中前三季度完成投资53亿元,180万吨甲醇等五套装置项目完成建设任务的90%,有望2014年上半年试运行。
靖边能化园区的能源深加工一期项目,由180万吨煤气联合制甲醇、150万吨渣油热裂解、60万吨DMTO、60万吨聚乙烯、60万吨聚丙烯等5个项目构成,互为上下游,打破传统的煤化工、天然气化工和石油化工的单一模式,实现多种资源的优势互补。特别是180万吨煤气联合制甲醇项目,是全球单套装置产能最大的项目。从煤炭、天然气联合制甲醇,到聚乙烯、聚丙烯,是陕西能源化工产业中产业链最长、综合利用水平最高的项目,可节约能源20%。
靖边凭借优越的太阳能和风能资源,“追风逐日”发展新能源。今年靖边在建7个新能源项目,项目完成投资5亿元。截至目前,已累计建成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4个,光伏发电总装机容量达50兆瓦,发电总量达5877万度,产值5137万元;累计建成风力发电项目10个,风力发电总装机容量达500兆瓦,截至目前发电50000万度,实现产值24486.01万元,力争到年底靖边将成为全省首个百万千瓦风力发电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