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聚焦 / 外媒看靖边 / 正文

靖边县秋收农机唱“主角”

来源:榆林日报 发布时间:2013-10-21 15:32
      日前,在靖边县东坑镇毛窑村,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昔日农民头顶烈日、战高温炎热、弯腰曲背人工收割荞麦的场景已经不复存在了,传统收割工具镰刀已经淡出田头。
      走进收割现场,隆隆的收割机腾着尘云,一边把荞麦穗吞进自己的“口”中,一边源源不断地吐出光鲜的麦粒。人们所忙的仅仅是把荞麦颗粒倒入三轮车内,然后装车运回家中。正在地头忙乎的农民付永宏说:“过去30来亩庄稼要割十来天左右,现在两三个小时就割完了,大大节省了劳动力。”
      机械化的大量普及不仅解放了劳动力,提高了种植效率,还催生了农机服务这一新兴行业。来自渭南的王丽夫妇就是提供农机服务的农机经营者。据了解,他们的收入相当可观,一天大概能收割七八十亩地,一亩地40块钱,除过油费和人工费,一天下来能收入1000元左右。
      近年来,靖边农机蓬勃发展,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蜕变助跑加油,改变了种植模式,也促进了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靖边县是农业大县,过去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受尽了靠天吃饭的苦,现如今农民“晴天雨天不用愁,不扛锄头不用锹,省时省力又省钱,铁牛地里出风头”成了靖边县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特点。截至目前,靖边农机化综合水平已达60%,农业机械化达到60%,机械化耕作面积达78万亩,可机耕土地面积基本实现应耕尽耕。全县农机总动力达47万千瓦,共有各类农业机械5.8万台(部),其中大中型拖拉机5962台,小型拖拉机3791台,土壤耕作机械14000台,牧草加工机械11047台,种植、脱粒机械16200台,其他机械7000多台。
      在靖边县农机化发展过程中,催生了农机专业合作社这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目前,全县注册登记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已达48家,合作社注册总资本达8922万元,拥有各类农机具2400多台(套),固定资产总额达1.2亿元,服务范围覆盖全县23个乡镇(场)。这些农机专业合作社提供一条龙全程机械化服务,让无力购买大型机械的农户发展集中连片的机械化农业变为可能,推进了全县现代农业规模化、机械化进程。
网络编辑:张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