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涌泉居(靖边)现代科技农业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冯小燕做客中国经济网《我消费》栏目特别节目《问政"三农":"农超对接"促增收》专题访谈 (中经网/发)
冯小燕在做客中国经济网《我消费》栏目特别节目《问政“三农”:“农超对接”促增收》专题访谈时表示,促进农民增收,一个社会化的话题。当年“返乡创业”时,记得当时的靖边县长张凯盈对他语重心长地说:“冯小燕,我们这个地方不缺种地的。”这句话,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那时候,自己就明白,回来不能做农民做的事。解决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增产的问题,种植示范其实就是在解决农业增收。像自己的“涌泉居”生态马铃薯基地中的这片土地,用传统的耕作方式种植,同样是适合马铃薯生长的地理条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但是,土豆亩产就是一千多斤到两千斤,这是传统的耕作方式,现在用一个现代农业的方法来种植,亩产最低也要达到六千斤。最高单产,部分亩产能超过12000多斤。
冯小燕解释称,靖边的无霜期是135天到150天之间,所以在当地就只能种一季庄稼,这一季经过农业部测产,亩产最高的便是马铃薯。单产达到12000多斤,这跟农民的2000斤来比,倍增6倍。示范种植成功,把它推广出去,这种用现代化农业的手段,来种植生态马铃薯,本身就是解决增产的问题。增产之后最关键的还是增收。
冯小燕认为,作为现代农业企业来说,在承担农民增收,解决农民增收的方面,主要就是把特色的农产品做出文章来。先注册一个商标,建设一个品牌,然后赋予这个品牌内涵。解决增收的问题,首当其冲便是生鲜农产品销售的问题,在这几年的过程当中,主要做一些创新的营销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