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聚焦 / 外媒看靖边 / 正文

靖边县:农机助跑现代农业

来源:榆林日报 发布时间:2013-08-19 17:59 作者:樊悦

近年来,靖边农机蓬勃发展,为靖边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蜕变助跑加油,添加活力。截至目前,靖边农机化综合水平已达60%,可机耕土地面积基本实现应耕尽耕。全县农机总动力达47万千瓦,较“十一五”末增长了5.5万千瓦,增长13.3%,累计建成农机专业合作社48家,较“十一五”末增加了30家,增长168%。该县共有各类农业机械5.8万台(部),其中大中型拖拉机5962台,小型拖拉机3791台,土壤耕作机械14000台,牧草加工机械11047台,种植、脱粒机械16200台,其他机械7000多台。

“十二五”以来,靖边县认真贯彻落实购机补贴政策,通过惠民政策补贴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几年来,该县共争取到中省市县各级资金5238万元,拉动农民自筹近2亿元,受益农户6354户,累计推广各类农机具14640台(部)。在农机具推广中,该县本着实用原则,大力推广玉米、马铃薯耕种收机械和节水喷灌机械、饲草加工机械。

在努力争取省、市农机化项目的同时,该县也加大本级财政的投入力度,从2011年的130万元、2012年300万元到今年的430万元,农机化投入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该县还出台了《关于促进靖边县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实施意见》,从政策上指导今后的农机化发展。今年,该县以打造陕西省现代农业全程机械化和马铃薯全程机械化两个省级农机示范园区为中心,大力开展保护性耕作、秸秆综合利用、农机专业合作服务组织建设、重点村建设、玉米双垄沟播机械化覆膜及玉米、马铃薯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等七大农机化项目建设,力争在项目上取得新突破,用项目来带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在靖边县农机化发展过程中,农机专业合作社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这股生力军不仅覆盖面大,拥有农机具种类多,且示范带动力强。经统计,目前全县经工商注册登记的农机专业合作社已达48家,合作社注册总资本达8922万元,拥有各类农机具2400多台(套),固定资产总额达1.2亿元,服务范围覆盖全县23个乡镇(场)。这些农机专业合作社提供一条龙全程机械化服务,让无力购买大型机械的农户发展集中连片的机械化农业变为可能,推进了全县现代农业规模化、机械化进程。

农民是农机具的使用主体,培养现代化的农机手,是农机具推广的前提。靖边县围绕“阳光工程”培训工作,按照“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质量”的总体思路,不收取农民一分钱,实行全免费培训,调动农民培训积极性。到目前为止,累计举办各类农机培训班58期,培训农机人员5779名、大中型拖拉机驾驶员1208名、农机修理工150名,完成农机单项技术培训5500名。与此同时,靖边县作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率先成立榆林首家农机安全互助协会,保障全县农机安全生产。县财政每年安排30万元,用于农机免费管理工作。几年来,共核发拖拉机、收割机牌照3200副,考核驾驶员1214人,农机互助保险649份,农机三率均达到95%以上。

网络编辑:张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