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走进中山涧镇肉牛养殖示范园,300余头西门塔尔牛毛亮体壮,“哞哞”声不绝于耳。
作为传统养牛大镇,中山涧镇曾因资金短缺、技术薄弱,让肉牛养殖类集体经济陷入亏损。转机来自“村企联合”模式,近年来,镇里引进龙头企业,将村集体资产折价入股,探索“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模式,开展村企共建,联合经营,以“保底分红+收益分红”的方式获取收益,实现村企双赢。
靖边县中山涧镇肉牛养殖示范园负责人罗鹏春说:“我们的合作社不仅实现了自主养殖,更带动农户嵌入产业链,从牛犊选育到饲料配比,再到成品牛销售,全程为农户提供支持。”
目前,该镇10头以上肉牛养殖户达80余户,户均年收入超10万元,村集体经济年增收15万元,3处原价值80万元的闲置资产也重新“活”了起来。
这种“村企联合”的合作模式,并非中山涧镇独有,而是靖边县推动集体经济破局的重要探索。近年来,针对全县部分村集体因缺资金、缺技术、缺市场,导致帮扶资产闲置、产业发展停滞的问题,靖边县主动搭建“村企对接平台”,一方面筛选有实力、有信誉的龙头企业和社会资本,另一方面梳理各村闲置的资源,精准匹配合作需求。这种模式不仅让大量闲置帮扶资产焕发活力,更帮助村集体突破发展瓶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