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聚焦 / 靖边新闻 / 正文

庆丰收 促振兴

榆林市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全景展现现代农业新画卷
来源:靖边新闻信息网 发布时间:2025-10-13 15:29

9月21日,榆林市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在靖边县张家畔街道阳光社区举行。活动以“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为宗旨,深度融合“金秋消费季”,全景呈现榆林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成果。

活动现场,各乡镇“当家好物”集中亮相,干部们化身“推介官”热情吆喝。

东坑镇宣传委员王欢说:“我们东坑是传统的农业大镇,今天借着榆林市丰收节的机会,我们带来了24种蔬菜进行集中展销。欢迎全国的朋友们来东坑合作,希望更多人知道东坑、了解东坑,也希望东坑的蔬菜产业越来越好。”

杨桥畔宣传委员刘汉宇说:“杨桥畔位于咱们县东部,从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引水拉沙、种植水地。这些年,借着三农政策和农业局实施的高标准农田、漫改滴技术,产量大幅提升。今年我们用节水灌溉(的耕地),比往年增长两到三成。眼看要秋收,农民们心情好、收入高,日子越过越有盼头。”

镇靖镇副镇长刘佳莹说:“很高兴借助这个平台推介镇靖镇的农特产品。大家看这红彤彤的苹果,是我们狼卧沟村的山地苹果,目前种植了1500亩,还有120亩网纹瓜。另外,伙场洼村还养殖了娃娃鱼、螃蟹。中秋佳节快到了,欢迎大家来镇靖镇采摘、选购,感受丰收的快乐。”

除了农特产品推介,现场活动同样精彩纷呈。文艺演出率先开场,歌舞、民俗节目与农民自编小节目轮番上演,迅速点燃气氛;16名靖边致富能手登台,以“两句话经验+一句金句slogan”分享产业发展心得;最后,市、县领导与农民代表共同浇灌生命之水,正式开启丰收节系列活动。

非遗展演区里,剪纸、柳编、“老婆剁荞面”等非遗项目轮番展示,传承人现场手把手教学,让观众近距离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网红直播带货区持续发力,抖音、快手达人实时推介特惠农产品,3小时融媒直播通过多个海内外平台矩阵传播,形成“现场体验到线上发酵”的闭环传播模式,让榆林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波黑博主李儒曦说:“我昨天刚到榆林,这是第一次来陕北。这里的美食太多了,我吃了羊肉、烤土豆,还尝了小米和荞麦,最喜欢的就是羊肉,特别合胃口。我打算把粉条和羊肉带回去给家人尝尝,另外,我很喜欢陕北方言,虽然现在听不懂,但希望能多待一阵,慢慢学会,更深入地了解这里的文化。”

与此同时,“靖耕细作”“五羊开泰”“靖城统万”“靖美丹霞”四大分项活动同步开展,全方位展现榆林全域发展活力。

“靖耕细作”分会场里,千亩马铃薯田上,收割机轰鸣作业,金黄的马铃薯源源不断被收储,尽显现代农业效率;“五羊开泰”现场,健壮的种羊精神抖擞,引得观众驻足喝彩;“靖城统万”古城门前,特色演出将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相结合,彰显文旅融合魅力;“靖美丹霞”景区内,游客络绎不绝,大家漫步红色丹霞地貌,感受生态旅游的生机与活力。

政企携手 “以购代扶”

642万元订单夯实丰收底气

在本次年榆林市中国农民丰收节“靖心靖力”农产品认购大会上,政企携手、以购代扶,用一笔笔爱心订单,为农民丰收添底气,为乡村振兴聚合力。

本次大会以“以购代扶”为核心,110家企业机关单位积极参与,一次性认购特色杂粮、生态畜禽、手工农产品等各类农特产品,总金额达到642万元,其中认购金额超5万元的企业有35家,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动发挥引领作用,一次性认购100万元农特产品。

这些带着“乡土味”的农特产品,均来自当地建档立卡户及特色产业基地,像龙洲小米、五里湾乌鸡蛋等优质品类,早已凭借好品质赢得市场认可。如今通过认购大会,不仅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题,更让农户们吃下了发展产业的“定心丸”。

靖边也将以此次认购大会为契机,进一步整合乡村特色资源,优化农产品供应链,推动更多优质农特产品“走出乡村、走向市场”。同时,也将持续搭建购销平台,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共同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52万成交额赛羊大会为陕北白绒羊产业“加码”

9月19日至21日,榆林市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分会场陕北白绒山羊赛羊大会在靖边县黄蒿界镇举办。160只良种羊同台竞技,拍卖展销总额超252万元。

此次大赛聚焦纯种陕北白绒山羊,参赛范围覆盖榆林市10个县区及靖边县17个乡镇(街道),28支代表队的160只优质羊子经筛选入围决赛,按“成年公羊、成年母羊、周岁公羊、周岁母羊”四组角逐。

靖边县畜牧中心主任王生明介绍,评比从羊子的体型、外貌、绒毛品质、体重三大项11小项入手,公证处全程监督,就是要通过这样的活动,扩大靖边陕北白绒山羊良种羊的知名度,逐步把我县打造成细长绒型良种羊繁育基地和优质羊绒生产基地。

考评中,评委们通过专业仪器检测绒细度、绒长、密度及两型毛含量,现场测定体尺体重,确保评分有“硬依据”。最终,评选出冠军羊子4只、亚军羊子8只、季军羊子12只、24只优质种羊成为陕北白绒山羊良种选育的“标杆样本”。

赛事热度带动市场活力迸发。拍卖环节,6只优质种羊引发竞拍热潮,累计成交65万元,单只最高拍卖价达36.8万元,刷新当地良种羊拍卖纪录;展销环节同样亮眼,68只羊子现场成交,金额达187.25万元。两项合计成交额超252万元,既印证了陕北白绒山羊的市场认可度,也为养殖户拓宽了增收渠道。

作为活动举办地,近年来,黄蒿界镇以“兴羊产业、富老百姓”为核心目标,将党建引领贯穿产业升级全过程。目前,该镇已建成陕北白绒山羊细长绒型良种繁育基地,打造了榆林市首家绒山羊良种选育实验室及人工授精站,并构建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团队为核心的五级专家常驻服务网络。盛会期间,黄蒿界镇还揭幕“细长绒型陕北白绒山羊育种联盟”。

此次赛羊大会既是榆林市农民丰收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羊子产业发展的“助推器”。靖边县将通过“以赛选种、以展促销、以会兴业”,持续做强陕北白绒山羊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与农民增收筑牢产业根基。

“丰”字主会场联动全域 农文旅融合激活乡村振兴

据了解,本次丰收节由榆林市人民政府主办,榆林市农业农村局、靖边县人民政府承办。本届丰收节创新构建“1+4+N”全域融合格局,以靖边县主会场为核心,联动4大主题分项活动,覆盖全市12个县区、5大产业板块,设置近50个实景展陈。主会场以“丰”字造型为设计核心,划分现代农机装备展示区、特色农产品展销区、非遗美食汇、助农直播打卡区等功能板块,通过中央圆形舞台与LED大屏,实现“主会场+分会场”同屏互动。

本届丰收节通过农文旅深度融合,不仅集中展示了榆林智慧农机、特色农产、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更以节庆为纽带,搭建起农民增收、产业发展、乡村繁荣的新平台,为黄土地上的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未来,榆林将持续探索农文旅融合新路径,让丰收的喜悦传遍更多角落,让乡村振兴的画卷越绘越美。

(本报综合报道)

网络编辑:王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