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陕北高原,暑气未消。位于靖边县的延长气田采气二厂杨桥畔净化厂内机器轰鸣,纵横的天然气管网如脉络般延伸,每日500万立方米天然气在这里完成脱酸、脱水的“蜕变”,达标后送入输气干线,一路向南,汇入全省能源动脉,服务万千家庭,驱动产业引擎。
这座现代化净化厂的忙碌景象,是榆林能源保供体系持续升级的生动缩影。作为延长石油150亿立方米产能工程的首个落地项目,杨桥畔净化厂于2023年3月破土动工,10月底完成中交,12月底实现投产,创造了“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投产”的能源项目建设新速度,为区域天然气产业链按下“加速键”。

工作人员对一级进气缓冲罐进行安全检查。陈治武摄
截至8月5日,杨桥畔净化厂实现了570天平稳运行零事故,累计向下游销售天然气26亿立方米,实现工业产值33亿元。
26亿立方米洁净天然气从这里输出,相当于满足近千万户家庭一年的用气需求;创造的工业产值为靖边县打造能源经济新增长极提供了坚实支撑。更深远的是,这股“靖边力量”助推延长气田产量突破百亿立方米大关,为延长石油集团油气当量迈过两千万吨台阶添上关键砝码,更在陕西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现代能源体系的进程中,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作为区域能源枢纽的关键一环,杨桥畔净化厂集中接纳来自延安市子长西、安塞北及靖边县的气源,通过先进的净化工艺将原料气提纯至国家一类商品天然气标准。处理后的清洁能源一部分送往位于该净化厂北面的LNG储气调峰站,为全省应急保供储备“底气”;一部分直供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为煤化工产业注入绿色动能;其余则汇入靖西输气管道,成为保障关中城市群民生用气与工业生产的“稳定源”。
“投产至今,从管网布局到工艺参数,从设备巡检到流程监控,一直推行安全精细化管理,每一个环节都建立了标准化体系,实现了平稳运行零事故。”杨桥畔净化厂厂长折小江介绍。
今年以来,杨桥畔净化厂围绕“量效双升年”工作主线,以高效生产、安全保障、技术创新为重点,全力保障生产高效有序运行。始终将安全环保作为生命线,持续推进安全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层层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和91份安全生产承诺书,将安全责任量化分解、落实到人。积极推广安全智慧化平台,完善7个模块基础资料,以科技手段强化安全防控能力。
数字是最有力的答卷。上半年累计收气9.23亿立方米,外输天然气8.91亿立方米,外输达成率96.53%,净化气全部符合国家一类指标,生产硫磺1506吨,回注污水2.57万立方米,实现废水零排放,超额完成阶段性生产目标。在设备管理上完成多台压缩机维保,设备故障率下降15%;建立“一机一档”68份,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从陕北气田到三秦大地,在能源保供的“赶考路”上,杨桥畔净化厂这座矗立在靖边原野上的现代化工厂,正以持续涌动的清洁能源,为陕西经济稳增长与民生福祉改善,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