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向人民报告、受人民监督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性质和特点的具体表现,也是推动阳光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建设的现实需要。近日,靖边县人大常委会决定,县政府26个部门负责人,通过《靖边报》、靖边电视台、靖边新闻信息网、靖边融媒微信公众平台、靖边人大网、靖边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等媒体,向全县人民报告2024年度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和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安排(受版面限制,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确保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落到实处。这项工作的全面落实,必将对我县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实现“1365”发展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靖边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局长 冯雄
全县父老乡亲:
根据靖边县人大常委会“两报两审一评一公开”监督办法,现将靖边县退役军人事务局2024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安排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是认真做好优抚优待工作。全年共计发放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资金1635万元、残疾军人护理费112万元、优抚对象医疗补助金135万元、重点优抚对象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助资金9.25万元;为65名涉核人员发放生活困难补助资金32.5万元;为19名优抚对象发放住房补助金11.2万元;为353人办理发放了优待证。
二是扎实做好思想政治和权益保障工作。受理办结信访案件63件;帮助52名大学生退役士兵进行了公务员省考加分审核;帮助20名大学生退役士兵完成了榆林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退役士兵加分审核;帮助17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完成了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身份认定工作;帮助5名退役士兵完成了高职扩招身份认定。
三是认真做好移交安置和军休服务管理工作。将25名转业士官安排到我县事业单位工作,将3名转业士官推荐到国企工作,联合县人社局将81名大学本科退役士兵聘用到我县事业单位工作、将2名专科生退役士兵聘用到我县公益性岗位工作;为22名退役军人发放了待安置期生活补助8.05万元;八一和春节期间为8名军队离退休干部共送去慰问金1.6万元。
四是持续推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工作。发放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一次性经济补助金336.9万元;组织123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参加了驾驶员技能培训并取得了驾驶证;联合人社局等部门举办退役士兵专场招聘会3场,组织退役士兵参加榆林市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1场、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网络招聘会2场,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帮助30余名退役军人实现了就业。
五是扎实做好褒扬纪念工作。对烈士陵园进行了整修,进一步详实了革命英烈纪念馆讲解词,充实展陈内容,丰富和完善了基地教育素材,提升了基地承载功能和服务质量;精心组织开展“铸魂·2024·清明祭英烈”祭扫活动和烈士纪念日活动,全县各党政机关、学校、驻靖部队及社会各界代表共2万余人参加了活动;开展了“致敬英烈·关爱烈属”专项行动,为3户烈士遗属发放了米面油,为1名困难烈士遗属发放慰问金1000元,为2户困难烈士子女申请发放了困难烈属大病救助共计1万元。
六是“双拥”工作成效显著。在春节、“八一”期间,走访慰问了驻靖部队官兵和优抚对象,发放慰问物资价值共计80.82万元;组织开展了“送政策进军营”活动;联合县人武部组织开展了2024年新兵入伍欢送仪式暨立功受奖现役官兵集中表彰活动,为新兵家长授予“光荣之家”荣誉牌、发放了入伍奖励金,为荣立三等功的家属代表颁发奖牌、发放奖励金;全年新悬挂光荣牌119块;组织开展了双拥模范单位和爱国拥军模范个人评选工作,向市局推荐上报了2家双拥模范单位、4名爱国拥军模范个人。
二、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安排情况
一是继续做好为立功受奖现役军人和家庭庆送喜报、发放奖励金工作,认真做好为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优待证申领发放和光荣牌悬挂工作,做到100%的发放、办理。
二是认真做好退役军人的接收、安置工作,按照政策及时足额发放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大学生一次性入伍奖励金和自主就业退役士兵一次性经济补助金。2025年将500余万元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按时发放到位,将110余万元大学生一次性入伍奖励金按时奖励到位。
三是积极做好双拥工作。稳步推进“情系边海防官兵”系列活动。深入驻靖部队开展“送政策、送技能、送岗位”进军营活动。在八一建军节期间,对驻靖部队官兵进行走访慰问。主动助力驻靖部队化解实际难题。发动军地单位踊跃参与全市“八一”双拥晚会。
四是认真做好褒扬纪念工作。组织安排好清明节、烈士公祭日的祭扫活动,加强烈士事迹的搜集整理。
五是扎实做好新增优抚对象的认定、审核和上报工作,确保符合条件的对象能及时按照政策享受相关待遇。做好1412名特殊优抚对象的年审工作,保证各项优抚资金准确及时发放到位。
六是扎实做好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工作。在住房、医疗健康、生活困难等方面争取最大的援助,争取中省市关爱基金10万元,用于各类救助帮扶。
七是认真做好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和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拓宽就业创业渠道。落实100余名退役士兵的职业技能培训,重点做好2025年春秋两季退役的80余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就业创业工作。
八是持续做好退役军人权益保障和信访维稳工作。
九是持续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规范化建设工作,将服务中心(站)建设成为基础设施达标、制度流程完善、服务管理规范的退役军人之家。
靖边县审计局 局长 王 壹
全县父老乡亲:
根据靖边县人大常委会“两报两审一评一公开”监督办法,现将靖边县审计局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安排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2024年,共完成政策落实和财政审计、民生专项资金审计等五大板块102项审计项目,查出违规资金375万元,管理不规范资金964万元,向纪委监委和有关部门移送问题线索11条,审计报告被县委、政府领导批示批转10篇,3个审计项目获得全市优秀审计项目二等奖,2篇审计报告获得全市优秀审计报告二等奖,被评为2024年全市审计机关专项审计先进集体,审计服务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不断凸显。
(一)坚持和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召开了2次审计委员会,就审计项目计划、重大项目审计报告和审计整改等向县委审计委员会和市委审计委员会办公室请示报告12次,审计服务县委、县政府工作大局的主动性更强、契合度更高。
(二)紧扣政策落实和财政财务收支管理开展审计。围绕深化“三个年”活动,完成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推进落实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组织实施了县本级及财政、住建等5个部门财政预算执行审计,杨米涧镇等4个镇财政决算审计,经开区管委会等6个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财务审计,审计发现预决算编制不精准、预算收支管理不到位、预算绩效管理有待加强等29个问题,提出审计建议并要求限期整改。
(三)紧扣重大风险防范开展审计。组织开展了地方融资企业减量增质等3个专项审计,及时揭示和预警财政风险、企业风险,把重大风险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促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四)紧扣民生兜底保障开展审计。派出审计组对神木市开展残疾人保障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结合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开展涉农领域相关政策落实、公立医院专项审计等重点民生资金审计,揭示和反映政策落实不到位、滞留财政资金等19个问题。完成结(决)算审计项目69个,报审金额1.65亿元,核减金额389万元,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确保惠民生政策贯彻落实。
(五)紧扣领导干部权力规范运行开展审计。完成对县应急局等19个单位24名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2个镇主要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审计查出管理不规范资金184万元,充分发挥审计在推动领导干部履职担当、促进单位完善内部管理的建设作用。
(六)做实做好审计整改工作。组织开展1次审计问题整改情况检查,与相关责任单位分析研判整改难点、堵点。向县人大报告2022年县级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同县人大财经委进行审计整改工作专项调研1次,推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取得实效。
二、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安排情况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
切实发挥审计委员会和办公室职能作用。不断优化县委审计委员会及办公室工作运行机制,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审计委员会各项决策部署,做好请示报告工作与审计成果统筹运用。
(二)聚焦主责主业,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
一是围绕中省市重大决策部署和全县重点任务开展审计。持续跟踪审计“三个年”活动,深入开展审计助力稳增长。聚焦县委提出的打好“八场硬仗”的重点任务和县委安排的办好10件民生大事,特别是在打好问题整改硬仗中聚焦审计整改,实施整改专项审计调查,推动问题整改动真格、见实效。
二是围绕提高财政资金效益开展审计。严格按照中央“过紧日子”要求,计划对县本级和民政、人社等5个部门预算执行,镇靖、黄蒿界等4个镇财政收支开展审计,持续开展公立医疗机构专项审计、农村“三资”等审计调查,紧盯我县重点项目建设,做好工程结(决)算审计,努力把审计监督跟进到民生保障的各方面。
三是围绕风险防范化解开展审计。密切关注政府债务、融资平台风险、信息安全等情况,及时反映影响经济安全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进一步健全重大风险处置机制、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和早期纠正机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四是围绕促进党的自我革命开展审计。以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为落脚点,开展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重点检查贯彻落实重大经济决策部署、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过紧日子要求等情况。
(三)聚焦机关建设,打造经济监督“特种部队”
一是要加强政治建设。不断增强审计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把县委、县政府部署要求贯穿到审计工作中、落脚在审计实绩上。二是要夯实专业能力。坚持在审计一线培养干部、锻炼干部。三是要加强队伍建设。继续积极打造审计能手、模范党员等评选活动,促进作风转变,切实提高机关办事效率和审计工作质量。
靖边县统计局局长 刘 军
全县父老乡亲:
根据靖边县人大常委会“两报两审一评一公开”监督办法,现将靖边县统计局2024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和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安排情况报告如下:
一、2024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深耕数据生产,统计普查调查取得新成效。一是全国经济普查成果丰硕。积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精心组织,高位推动。全县1200余名普查员、普查指导员“深入街巷、走企入户”,保障了普查工作质量和进度。经反馈,我县“五经普”GDP总量536.33亿元,与快报数基本一致,切实摸清了全县经济家底,掌握了全县经济总量和结构。二是常规调查任务如期完成。以国民经济核算为统领,高质量完成国民经济各行业和城乡住户、劳动力、产粮大县、畜情监测等社会发展各领域常规统计调查。经反馈,2024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53.61亿元,位居全市第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4.8%,位居全市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98.09亿元,位居全市第三;其他经济指标也完成了市定任务,取得了可喜成绩。三是企业依法入统再创佳绩。全年累计核实成长型企业223户,成功培育入库40户,其中法人企业21户、大个体19户。
(二)立足发展大局,统计服务水平实现新跨越。面对主要行业领域爬坡过坎发展压力,我们着力提升数据预警质效,会同行业部门共同发力,社会预期得到了较好的改善。2024年被评为高质量项目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同时,小角度切入剖析各领域发展情况,形成了26篇分析报告。特别是,围绕“新中国成立75年以来靖边县经济社会发展成就”这一主题,形成了5篇高质量分析报告,编印了《数览75年》一书,该项举措为全市首创。
(三)践行依法治统,统计管理体制改革呈现新局面。一是常态化开展数据核查和执法检查。紧盯重点领域和重点指标,对全县在库346个企业(项目)进行了全覆盖数据核查,并对15户企业进行了“双随机”执法检查,源头数据质量得到了全面夯实。二是着力提升普法宣传实效性。推动“统计法进党校”,在“新任科级干部培训班”进行了专题授课。同时,借助“国家宪法日”和“《统计法》颁布纪念日”等契机,集中宣传新修改《统计法》,统计法治建设成效得到各界普遍认可。三是持续夯实基层基础建设。一年来,累计到部门、镇村(社区)及企业业务指导910次,发放基层统计建设经费76.5万元,编印了企业电子统计台账相关操作指南和攻略,我县企业统计台账电子化进度已达83%,为进一步推动统计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基本保障。
二、2025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安排情况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将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纵深的关键之年,也是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的关键之年,全县统计工作将围绕“2+3+5”总体思路稳步推进(即:锚定争当“全市统计业务标杆县局”和“全县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两个目标不动摇,紧抓数据质量、业务能力、统计效能三项提升行动不放松,切实夯实党的建设、依法治统、监测服务、普查调查、统计基础五项重点工作不走样),踏实认真做好各项统计调查工作、一以贯之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行稳致远。
(一)始终把党的建设摆在首位,打造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我们将牢牢把握政治方向,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领悟力和执行力。巩固“分类指导、争先进位”创建成果,力争在2025年将全系统党支部全部晋升“一类”支部。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二)坚持依法统计依法治统,持续提高统计法治建设水平。我们将统筹开展数据核查和执法检查,对统计数据真正做到“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惩处”全流程管控。稳步推进统计监督与其他各类监督贯通协同,配合县纪委监委深化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持做好统计普法宣传,持续推动“统计法进党校”常态化制度化。
(三)紧扣高质量发展硬道理,做精做细经济运行监测服务。紧扣全县经济发展目标,做好经济指标的监测预警。重点抓好数据上报期间和数据上报结束后两个关键时期。进一步围绕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实施情况开展监测分析,努力形成一批思想有高度、视野有宽度、研究有深度的统计分析报告。切实做好统计数据解读工作,提振发展信心,改善社会预期。坚持统计挖潜拓源,扎实做好2025年统计查漏补缺和依法入统工作,确保应统尽统、颗粒归仓。
(四)坚决夯实统计数据质量,精心组织大型普查和统计调查。牢牢守住数据质量生命线,组织实施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收尾、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前期筹备和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同时,认真开展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国民经济各行业以及投资、消费、就业、收入、能源、科技等领域的常规统计调查。
(五)牢固树立统计“一盘棋”思想,持续夯实统计基层基础。我们将凝聚部门统计合力,完善部门沟通联系机制,加强部门间统计数据互联互通。进一步深化统计筑基工程,持续加强镇村统计规范化建设。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切实提升培训质效,确保全部“一套表”单位和有条件的“非一套表”单位规范使用电子统计台账,切实保障源头数据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