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也是我县深入推进“1365”发展战略和九个方面重大事项的重要一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历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深化拓展“三个年”活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改善社会预期、增进民生福祉、防范化解风险、保持社会稳定,不断开创靖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多面发力促高质量发展
生态环保领域。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两山”理念,牢固树立生态建设是靖边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高质量推进防止二次沙化及国土绿化五年行动,坚定推行林场化改革,全年确保完成各类林草营造任务16.5万亩,其中营造林13.5万亩、种草及修复3万亩,进一步筑牢县域西北生态屏障。将县、镇、村污水处理体系建设作为今年环保工作的一个重点,要推动经开区、农业园区的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快推动五台森林公园、矿井疏干水综合利用和红柳河中段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建设。全面开展污染防治三十二项攻坚行动,力争全年优良天数达到310天,综合指数保持在全市第一方阵。
资源领域。围绕抓油气产量、煤炭开发、就地转化、涉能源项目四个方向,积极引导油气企业充分释放产能,全年开采石油248万吨、加工原油520万吨,开采天然气47亿方,全力实现“以气补油”。年内启动海则滩煤矿矿建二期工程,完成海测滩煤矿掘进工程量的50%,以政府主导为前提,积极协调长庆、延长等企业,实质性推动煤层气开发。扎实做好项目要素保障,确保馥馨特精细化工、2×660兆瓦热电联产项目在上半年开工,延长天然气调峰、石脑油、枣矿红墩界电厂等项目年内建成投运,工业多晶硅项目年内具备开工条件。加快落地奥博光热储能一体化、柏拉图柔性电能转换项目,完成锌溴液流储能、玄武岩拉丝纤维试生产任务。全年完成1000兆瓦新能源项目建设任务,新能源发电量力争达到44亿度左右。
产业领域。将物流产业链作为首链来抓,加快推进煤炭仓储选配基地、智慧物流大夏数谷等项目建设,导入生产、经营服务平台,同步理清、理顺物流板块管理运营模式。要注重县域商贸物流体系建设,启动商贸物流运营中心、油服企业服务中心等项目,出台相应的支持政策,力争商贸物流贸易营业额突破50亿元。新材料产业链要紧盯聚烯烃下游产品作为县内重点拓展方向,特别是在市内应用场景多的矿山、新能源设备等领域,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工程塑料、管材等下游产品生产,争取将更多聚烯烃产品留在园区、就地转化。智能无人系统和通航产业链重点围绕园区基础配套和科创总部建设,力促靖航顺通小推力发动机、榆林保通无人机制造、产业孵化中心等项目尽快落地,完成爱生无人机二期基准点(网)测量系统、火工品存储等保障设施建设,全力实现无人机产值“零突破”。全面梳理省市招商优惠政策,制定靖边支持科技企业落地的“工具箱”“大礼包”。
全域旅游领域。围绕“历史、自然、红色”三大主线,不断增强文旅融合发展活力。持续推进清平堡考古发掘,协调启动统万城考古发掘和阳周故城考古前期工作。完成波浪谷4A景区创建,加快推进小河革命旧址、五台森林公园4A景区创建。全面整合县内旅游资源,向南与延安市连通、延伸红色旅游线路,向北与内蒙古毗邻旗(县)合作,形成区域联动效应,留住更多游客,提高旅游收入。积极筹措资金,全面启动小河会议旧址红色教育基地、游客集散服务中心、清平堡保护展示等9个项目。全年旅游人数保持在550万人次左右,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5.6亿元。
民营经济领域。按照“五个一”工作思路,紧抓民营企业市场主体培育提质,全面畅通政企沟通,改进提升对企工作,引导本地企业投资油服、塑料、煤炭、仓储、食品加工、现代农业等产业,给予更多的政策、金融支持,全年培育创新型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户以上,“五上企业”净增15户,民营企业市场主体增长10%以上。力争民营经济占县域GDP比重年均增速达到7%左右。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