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古称“夏州”“朔方”,明洪武时改为靖边,意即“绥靖边疆”。这里是《诗经》中“出车彭彭,旗兆央央”的塞外;这里是唐诗里“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边关。早在石器时代,这里便有先民繁衍生息的痕迹。
历史底蕴
塞上靖边,神奇多元,在这里发现了象牙及犀牛头骨化石;新石器时代的“五庄果梁遗址”,更是陕北第一处大规模仰韶时代遗址;神秘的阳周故城,则指向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真身冢处;到了枭雄辈出的战国时代,秦昭王在靖边修筑长城、抵御胡人。
昔年,这里草原遍布,大夏国匈奴天王赫连勃勃行至靖边北部草原赞叹:“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流,吾行地多矣,未有若斯之美。”
“横有秦长城,竖有秦直道”,伟大的一横一竖,在此交汇。被誉为“史上最早高速公路”的秦直道穿过靖边,
这条用黄土夯实、如剑直劈的天下第一道,是秦大将军蒙恬及公子扶苏征数十万人民修建;这条黄土高原之上“丝绸之路”,成为中原与塞外交流与来往之路。
几百年后,大夏国领袖赫连勃勃,顺着此秦直道攻入长安,登宝称帝。公元407年,赫连勃勃在靖边建立“大夏国”,在朔方水北、黑水之南修筑都城,这是匈奴族在人类历史上留下的唯一都城遗址——统万城,也是全世界唯一性、排他性与不可复制性的文化遗产。
统万城,伫立于靖边东北毛乌素沙漠腹地,1600多年风沙侵蚀,墙体依旧依旧巍峨挺立,靖边营的狼烟铁马,
统万城的箫鼓胡笳,都已成往事,然而,赫连勃勃的残忍还在传说,斯人,靖边人叫他“赫连王”,斯城,靖边人叫它“白城子”。
唐宋时期,靖边为边关重地,有个险要的关隘——芦子关。靖边风光苍茫与地位险要,北宋时,范仲淹在此任职驻防,抵御西夏军队。明清之后,靖边作为边陲重镇,有重要地位。洪武六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设置“靖边卫”,靖,安定之意;边,边域之说。靖边卫早于榆林设卫近100年,成为陕北之北军事中心。
靖边境内古长城全长213公里、烽火台70余座,横跨黄蒿界、海则滩、杨桥畔等十余乡镇,尽显“万里长城坏 荒营野草秋”沧然之意。
位于靖边东部的清平堡,是明长城“延绥镇三十六营堡”保存最好的一处堡垒,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它曾有一个美丽的名字——白洛城,康熙皇帝大战噶尔丹,这里是他的兵营。
中心楼、南门及瓮城、显应宫、民居与商铺、堡外寺院……30余尊造像栩栩如生,这是蒙汉交流的“见证者”,中华民族的融合与发展的实证。
显应宫石碑镌刻着——“设官以治于治之所及,设神以治于治之所不及,立天地百神之祀,只为使百姓不教而自劝,不禁而自惩。”令人大为受教。
2020年4月的一天,几铁锨下去,尘封了300年清平堡重见天日了。一位作家说:“靖边清平堡,每晚月光与流沙悄悄说话……”
从上古时期到封建时代,自革命根据地直到如今,这座边城沐浴了多少风沙与岁月的洗礼。而今,愈加丰富且多元。
地理风貌
靖边,处毛乌素沙漠南缘,跨古长城,南北居陕、甘、宁、蒙交界,有三种地貌:北部风沙滩区、中部梁峁涧区、
南部丘陵沟壑区,每处地域,风光独特,果然,“阜美靖边”。
东南部龙洲丹霞地貌“波浪谷”,一个像火星的地方,宛若海上波峰浪谷起伏,被称为“时光的年轮”,经过数千万年风力、雨水冲刷,形成层层波纹。
靖边“波浪谷”外观神奇,科研价值极高,媲美“世界八大岩石奇观之一”美国帕利亚波浪谷。火红砂岩纹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丹霞蔽日,彩虹垂天”。多变气候更让岩石、湖水艳丽多姿。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央视官方片——《向伟大复兴前进》中,靖边龙洲丹霞地貌和泰山、长江、黄河、长城并列同步直播,靖边丹霞成为国家形象之一。
靖边北缘的红墩界,风沙滩地遍布,干旱的土地孕育出千姿百态的古柳树群,其形奇古、树龄之高,全国罕见。
这些旱柳耐寒、耐旱、耐盐碱,被周边百姓奉为“神树”。
被誉为“靖边八景”之一的西涧丹林在白于山区之腹,嵌于黄土高原之上,四十里长涧内,上万亩杏树慨然成林。
每当秋色西来,万树迎霜、渥若点丹,雪地红叶,一片奇景。
靖边的佛、道文化源远流长。清凉石窟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距今已有1600多年,千仞峭壁凹成石壳,清凉寺建于石壳之上,山下龙眼清泉绕寺而过。每年4月初8盛大庙会,十里八乡来此虔诚拜谒。
靖边的古城遗址丰富、神秘。杨桥畔镇的阳周故城
出土“阳周塞司马”陶器、“阳周宫”瓦当等文物。据《史
记》记载:“黄帝崩,葬桥山。”《索隐》云:“桥山在上郡阳周县,山有黄帝冢也。”
今天,靖边还有地方叫“轩辕峁”,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真的葬在这里吗?
镇靖古城,最初为唐夏州节度使李佑所建,明朝时延绥巡抚余子俊也驻守此地,如今仍留古长城、中山台、北城门等遗址。
芦河是是无定河的支流,因上游有芦沟和芦子坪得名,穿境老城,使靖边城有了灵魂。
靖边坝多,但旅游区少,毗邻古城东边的芦靖湖旅游区,碧波荡漾,绿树成荫,坝下天然草坪绵延千米,古今历史与湖光山色,在此融为一体。
杨桥畔龙眼瀑布,每到冬季,就展现出一场冰挂奇观,
莹莹冰瀑随山就势,潺潺河溪凝结成冰。龙眼瀑布激流形成清凌凌、亮晶晶的冰柱,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造物。
红色沃土
风起云涌的革命时代,靖边城再次刷新历史。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转战陕北,在靖边小河、天赐湾、青阳岔等地生活战斗了65个日夜,拉开了全国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的序幕。
1947年4月,毛泽东转战陕北期间在靖边青阳岔居住11天,起草了具有深远意义的中共中央"四·九"通知。
靖边县革命委员会后在此成立“青阳岔毛泽东转战陕北旧址”。同年6月,毛主席率领中央机关来到天赐湾居住7天,返回小河村。1969年成立“天赐湾毛泽东转移陕北旧址”。毛泽东在小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扩大会议吹响了全国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号角,对于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有着伟大的历史意义,也让小河村从此载入史册。
除了伟大的革命伟人活跃于此,靖边也涌现了众多革命先锋,比如,陕北著名的社会活动家白文焕。他清末参加哥老会,为西北“龙头大爷",积极拥护并参与革命、支持抗战。抗日战争时期,他多次捐献物资、支援前线,他的事迹拍成了电视剧。
1947年,发生于张家畔镇的芦河阻击战,伊盟蒙汉支队临危受命,与敌人展开生死搏斗取得胜利。
风云人物
靖边人杰地灵,从古至今,诞生过大国工匠、英雄豪杰,也迎来了名流雅士、文人墨客。中国古代最杰出的建筑师宇文恺,夏州人,鲜卑武将功臣世家。但他有巧思,好工艺,规划并主持隋朝长安、洛阳两城总设计师就是宇文恺。他是中国古代建筑史承前启后人物,这两座中国古代最大的城市是后世建城的范式。
隋炀帝巡游期间,宇文恺打造了一座容纳千人的移动帐篷,名曰“观风行殿”,边长2000步,外有壁画,下有滚轮,足见宇文恺之独特与创新。
除了本土的“大人物”外,许多历史名流也曾来靖边
留下了不朽诗句。唐朝大诗人杜甫曾在靖边芦关岭写就《塞芦子》一诗
五城何迢迢,迢迢隔河水。
边兵尽东征,城内空荆杞。
近代以来,这里更是涌现大批璀璨人物,为靖边历史续写着新篇章。“治沙女杰”牛玉琴,30年承包11万亩黄沙,在毛乌素沙漠种下2800万棵树,让这片沙漠中的绿洲,成为国内外闻名的治沙典范。1993年10月15日,在曼谷泰王宫,她从泰国诗琳通公主手中接过联合国粮农组织颁发的“拉奥博士奖”,奖励她在改造人类生态环境方面的贡献。现在,去东坑牛玉琴那植树,是每个靖边中学生的必修课。
冯登国院士于1965年生于靖边,是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权威,中国科学院院士,主持研制出中国首个动态国家核心保密通信系统,发明了中国首个国际主流标准密码算法“祖冲之算法”,构建了中国PKI标准体系。
靖边美食
靖边的美食是这块土地独特出产与风物的写照,一碗剁荞面 糅合了塞外与中原的味道,一曲信天游 吟唱出边城内的军民情深。
下了乔沟湾高速口,一碗靖边风干羊肉剁荞面足以令你食指大动,独特的风味,放不过任何一个老饕。靖边的“红酒”不是红酒,而是米酒,泡着香喷喷的炒米。靖边羊杂碎,接近纯羊杂,大口朵颐,美不胜收。一盘靖边大烩菜,是靖边无可比拟的味道。
靖边美食天生带着豪放气质,“大口喝酒,大碗吃肉”永远是这里的信条。一杯飘香的芦河美酒是酒厂附近弥漫了几十年的味道,“芦河王”“绿罐”成为靖边人味蕾中的记忆。
靖边非遗
由民间故事“张果老倒骑毛驴”创编的“靖边跑驴”
是明成化年间民间艺人根据“跑竹马”改编,夸张的形象、风趣的舞姿、幽默的道白,让这一传统社火表演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靖边信天游,是陕北民歌中最具有代表的一株花朵,
揭示着黄土高原的苍茫辽阔。
靖边民俗“社火”中的非遗“霸王鞭”够霸气!又名“打花棍”“打莲厢”“浑身响”“金钱棍”,舞蹈极具古代武舞遗风,击打或撞击膝、胯、肩、肘、手等部位,节奏复杂多变,时而刚毅矫健,时而婀娜多姿,犹如围猎场景再现。
宜居靖边
五台森林公园有160万株乔木树种,2000亩核心绿色区域在沙漠边上,“三季有花、四季常绿”,为靖边县城构筑起一道天然的生态屏障。
靖边人的屋前草坪,靖边人的后花园。被列为“陕西重要湿地名录”的海则滩湿地,以水草丰茂、风光旖旎而著称。这里的草滩波光粼粼、一望无际,海子倒映蓝天白云、牛羊成群。赫连勃勃路过此地,也曾赞叹:“美哉,临广泽而带清流”
靖边“江南小水乡”惠桥水库,是靖边县第一座用水坠技术修建的沙坝,水利灌溉、水产养殖带来巨大效益。
多年来,群众在库区两岸植树种草,这里成了观光游玩的绝佳选择。
作为靖边县重点打造的文旅景区——靖边县文化产业园,被誉为“黄土高原版”的圣托里尼岛,日常集中展示本土最具特色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的啤酒节、篝火晚会、沙地摩托……让人们拥有与城市生活截然不同的度假体验。
靖边,城市充满活力,区域发展极具潜力。靖边拥有诸多引人注目的产业项目,为当地经济做出巨大贡献。2022年,北京中新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发布了《中国西部地区县域发展监测报告》,揭晓了“2022中国西部百强县市”,靖边县排名第51位。
如今,靖边在城市规划上,形成西新区、老城区、东新区“一体两翼”的城市腾飞发展格局,完成了“六横七纵”的县城路网布局。
靖边的发展折射了一座陕北城市,在新时代的号召下,如何坚守与创新、如何变革与突破。这座饱经历史沉淀、毗邻茫茫大漠,却也独树一帜、丰富多元的城市正向着美好的未来坚定前行。
(文/明星辰,图/景春飞 高展 燕昆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