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聚焦 / 靖边新闻 / 正文

【乡村振兴看靖边】 黄蒿界镇:“羊羊得意”走富路

来源:靖边新闻信息网 发布时间:2023-11-14 18:50 作者:白凌燕 解晓

金秋时节,走进黄蒿界镇陕北白绒山羊细长型种羊繁育基地,标准化圈舍内,羊儿个个膘肥体壮,毛色顺亮。基地内多功能办公楼、标准化草棚、各

类饲草加工机械、标准化饲养间,无不透露出羊子产业的兴旺。

作为陕北白绒山羊养殖之乡的黄蒿界镇,羊子产业是全镇主导产业,是群众致富的金钥匙。但是,近年来,由于良种繁育现代化水平不高,羊绒品质下降,优质种质资源得不到充分发挥,群众继续增收遇到瓶颈。为此,去年黄蒿界镇以一镇一园为载体,建立陕北白绒山羊细长绒型种羊繁育基地。

联农带农优化利益联结。许耀宏是黄蒿界镇五合村党支部书记,也是远近闻名的陕北白绒山羊养殖能手。他不仅通过适度规模养殖模式和优质种羊养殖成为了全镇养殖致富带头人,还创办了耀宏养殖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养殖户”的运营模式,将五合村50余户农户吸纳入社,在专业合作社的指导和帮助下,带动群众共同致富。黄蒿界镇陕北白绒山羊细长绒型种羊繁育基地建成后,探索“镇村联建”“企业托管”“联农带农”的运行机制,成立镇经济联合总社,许耀宏当选为理事长,联合总社按照“优种群、稳规模、提品质”的思路,建立核心育种群,与龙头企业“珂洋牧业”建立合作,经济联合总社每年获得投资总额10%的分红,并以五户联保的方式将优质种羊发放给核心育种户,三年收回成本,通过构建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让更多的养殖户受益。

人才助力提供智力支撑。“在黄蒿界,白绒山羊良种养殖不用担心技术问题,更不 用操心销路。”早晨5点多,詹亚兵就开始忙活,拌饲料、喂养,查看羊群状态……他养了100多只羊,借助羊子改良换代,詹亚兵今年收入数十万元。为将先进的技术及理念带到农户身边,黄蒿界镇搭台引才,聘请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陈玉林教授为首席专家的省市县畜牧领域专家人才11名,选聘全镇乡土人才6名,为全镇羊产业发展“问诊把脉”,提供种羊繁育、疾病防控、养殖管理等技术服务,并依托镇经济联合总社组织养殖户外出学习,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深入基层一线提供技术服务。如今,“外引内培”的各类人才正在黄蒿界镇羊子产业发展上大显身手。

“前几年,我们家也开始白绒山羊改良换代,就单从羊绒这一方面来看,产量、细度、长度都提高了,从之前的每只羊产绒量一公斤到现在三公斤,收入多了300块左右。有些养殖能手养的羊,一只羊的羊毛和羊绒总重就能达到4公斤。”詹亚兵说。

詹亚兵家羊子改良换代带来的经济效益仅仅是黄蒿界镇发展羊子产业的一个缩影,在畜牧专家的助力和当地养殖能手的带动下,黄蒿界镇陕北白绒山羊良种繁育已经成了当地的主导产业之一。

网络编辑:王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