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杰的家乡在靖边邻县横山刘家河村,文化程度只达到初中。10岁时,因家里没钱买美术书,刘少杰那时常常跑进村里的破古庙里细心观看神像雕塑和壁画,长此以往,他对美术绘画雕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持之以恒临摹,学习画画,进步很快,掌握了一定的美术技巧和功底。在学校上美术课时,老师就不时让他给自己同龄的孩子教画画。那时,在学校、乡村的版报墙壁上,都可以见到他的绘画作品。由于生活所迫,刘少杰17岁初中一毕业,便跟随父亲走乡串户做木匠活,学木雕和油画,在銀川内蒙等地谋生。改革开放后,他举家来到靖边城做木工装潢、墙体广告油画活。几经艰辛,刘少杰经数年的辛勤打拼,终于有了一定的积蓄,他便在靖边当地买房置业,安了家。
现在步入老年的刘少杰,装潢体力活俨然已力不存心。一向闲不住的他便重操就业,干起了童年时的泥塑、面塑绝活。2016年,刘少杰老人的面塑作品在中国文化艺术节靖边分会场展出,靖边博物馆将他的面塑作品予以收藏。今年,在榆林市总工会组织的民间工艺技能大赛上,他的面塑《孔雀》获得三等奖,成为"靖边面塑传承人"。
如今,刘少杰老人的面塑作品有《老寿星》、《八仙过海》、《虎虎生威》、《猴子拜桃》、《天女散花》、《孔雀》等十余件。尤其,其中的两幅优秀面塑作品《天女散花》、《虎虎生威》已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节靖边分会参展作品。(刘名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