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旅游 / 文化娱乐 / 正文

记忆中的园区路

来源:靖边新闻信息网 发布时间:2021-04-26 09:36 作者:张春晓

记忆中家庭条件不好,因为父母都是农民,能供养我们弟兄三人都念完大学,完成我的读书愿望,实属不易。而从我离开小村到县城求学、再后来走出县城去往北京读大学,更是一条条路,带我走南闯北,最后又带我回到故乡,参加工作、娶妻生子。每每坐在车里,望着车外或曲折、或笔直的各种道路,总是想着,人这一生,总是在和道路打交道。于我而言,人生从校门迈向工作,最重要的一段路就飘在了从县城到能化园区的靖杨路上。

从2012年1月1日到园区正式参加工作,时至今日,整整九个年头。坐在温暖的窗前,回想过去时日。九年园区工作时光,我个人走了许多事实意义上的路。而在园区工作期间走过的这些路也教会了我,要为自己铺更多的“路”,才能走得更远、更稳。

学习之路。人生三学,学而无厌,学无止境,学以致用。倘若说人生前二十年,我个人在学校和书本里学得还可以,那也是和大多数同龄人一样,只有挤过高考“独木桥”,才有可能改变命运这个信念支持而已。但从工作后的学习观念转变,这是实实在在心里自己琢磨得来。还记得第一次跟着时任经济发展科科长白光明(现任靖边县招商服务中心主任)的老上司,学着写半年工作总结的情形。本身业务不熟,加上青涩稚嫩的行文思路,稿子写了送去,领导大改、退回,改好清样、再送去,来来回回四五次,总是不得要领,自己羞愧得无地自容。庆幸地是,当时白科长并无生气之意,反而谆谆善诱,耐心分析我的文章框架、遣词造句,细致到一个逗点、引号的用法都细致点拨。这么几个回合下来,终使我醍醐灌顶、茅塞顿开。逐渐顺畅地走上了文秘工作这条路,子丑年经人举荐,抽调至县上参加各类主题教育文字材料撰写工作。学习之路,重要性不言而喻。

自省之路。作为曾经的学习尖子,初参加工作,自是自命不凡、心高气傲,多有“眼眼巧”“手手拙”现象,而不自知。记得2015年调整至办公室任文书一职,自觉撰文之事很简单,所以也很少向上级和前辈请教。几次下来,手忙脚乱,不得要领,文章弄得贻笑大方。办公室主任马飞同志和老文书尹京阳同志见状,一点也没有责备,细心地给我分析办文办会程序、注意要点和细节问题。几番下来,体会颇深,开始在工作中多问、多看、多想。结合认真反省,逐渐也有了自己的心得,深感“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园区工作的经历,又教会了我一个重要方法——自省。

开放之路。若把初中、高中、大学师长和同学聚齐,询问对我个人印象,十有八九都是内向、腼腆、不爱说话的评语。我也深知自己这方面的劣势,不置可否。我从小就因为家庭出身不好,很自卑,性格已经无法改变。但园区九年之间,潜移默化改变了我的心态,那就是积极向上、开放包容。从领导细心栽培,再到同事鼎力相助。渐渐地我开始变得自信、乐观,也喜欢和大家侃侃而谈、交流感受。这其中体会最深的一件事,当属一次主持经历。记得是2018年“五一”前夕,接到马飞主任安排,要筹备劳动节联欢活动,由我和另外一名同事合作主持。当时是一万个不自信,觉得自己从小到大没有主持经验,加上自己相貌不佳、口齿笨拙,怎么能做主持人,心里一直敲着退堂鼓。可不服输的心态支持着我,继续认真准备、加强练习。一段时间过去,当天的活动竟十分顺利圆满,各位领导同事评价很高,内心积压多日的石头终于搬开了。现在回想起来,也就是从这件小事开始,整个人由“内向型”开始向“外向型”转变。

2019年,产业园区改革,我人生工作第一站——靖边能化园区,也成为了历史。但是教会我“走路”的靖边能化园区却永远藏在了我的心底,带着我继续走路、铺路,走路、铺路,一直向前。

(作者系靖边县政府办公室干部)

网络编辑:王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