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凉浑黄的长城边,碧绿的杨柳。青草茵茵的白于山坡上,柠条林中的小路上中。一头黑色的毛驴拉拉车,满载化肥向梯田艰难地走着,只见毛驴弓着腰,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四条腿一步步地使劲跋攀,脚印深深地嵌在尘土路面上。毛驴那硕大的眼睛透出顽强的目光。在最陡的路面上,那光滑的鬃毛上已是大汗淋漓。
沟湾的一条小溪,清澈见底,上游的水淌在这里被人们围了池小坝,这是山上人们生活的源泉。清晨,红霞披在黄土高坡时,家家户户的毛驴响着脖子上悦耳的铃声,驮着木桶,下沟取水。毛驴低下头尽情地吮着清水。人们用水桶提清水,再倒在毛驴身上的两只大桶里。蜿蜒、斜窄的羊肠小道上面是主人的三面窑洞,毛驴驮着身负二百多斤的清水一步步吃力地向土崖走着。这头毛驴精神很好,油光铮亮,黑色毛皮在晨光的照耀下,汗珠闪闪烁泺。老农手扶着水桶,同情地为伙伴减轻一点负担。
远处的沟里,一位妇人骑着灰色的毛驴匆匆走过。天上白云如絮,空中麻雀飞舞。
这就是白于山区,乃至陕北高原,特别是山大沟深的地方随处可见的人们忠实、勤劳、朴实的不可缺少的伙伴—毛驴。
毛驴,天性温和、善良、吃苦。千百年来它是农民最和谐相处、最靠得住的、最友好的朋友。你要进城,它驮着你翻山越岭;你家里的庄稼从种到收,它为你送肥、犁地。秋收时它将拉回的庄稼又在场上架起碌碡碾下颗粒。磨房里,人们用一块黑布蒙住它的双眼,套上固定在磨盘上的本棍,用夹板拴在毛驴的脖子上,在毛驴不间断地转圈拉动下,石磨上的麦粒变成了细粉,偶尔偷吃一口,主人还不留情地给一鞭子!噢!可怜而忠实的毛驴,你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亘古以来,人们常说的一句成语是“龙马精神”,旨在人间要向“龙”和“马”学习,而我以为应改成“龙驴精神”!请您别笑,传统观念,“驴”这个名词不登文人大雅之堂,达官贵人喜欢马,有“八骏图”“奔马图”,马的绘画,马的雕塑等等,就是不见(或少见)执着、勤劳且苦耐劳的毛驴形象。我以为是人们千百的来一个极大的轻视和偏见所造成的。马能做的事,驴样样都会,而且拉那笨重石磨的活,马是很少涉足的。
十二岁那年夏,父亲牵回一头白嘴头、浑身赤色、光亮毛皮、白肚膛、坚着长长大耳朵、活蹦乱跳的小毛驴。它是刚离开母亲的小驹。我们全家都特别喜欢,忙着给它饮水,喂青草,我还忙着把家里的一碗黑豆端给它吃。父亲在我家三间没院墙的土房东边搭了窝棚,砌了泥槽。我心里想着,它就是我家的一员了,重要的是它会减轻我们很多负担。
毛驴开始不习惯拉车,驮庄稼,后来慢慢成了主劳力。那时每天放学回家时,我总不忘拔些青草喂心爱的毛驴,它吃着我拔的嫩草,我用笤帚清扫着它身上的尘土、草屑,它那明亮的大眼感激地望着我,偶而还用它的头撒骄地蹭我两下。此时此刻,我和毛驴不是人与牲畜的相处,而是亲密朋友之间的感情交流。
那一年,陕北大旱,庄稼半死不活,青黄不接时,人心慌慌,都为生计奔走。当时有毛驴的农户都去盐池偷着拉盐,回来到保安换回玉米、高粱充饥。于是父亲为了一家六口人的生存在一个恬静云淡,凉爽幽幽的夜晚,备好六天的饮料和干粮,并给毛驴钉了新掌、修好架子车,我趁着暑假和高大慈祥的父亲赶着毛驴向西出发了。
在毛驴“得、得、得”的行走声中,父亲牵着缰绳,尽管空车,但从不上车。我坐在拉拉车上,望着远处的群山和公路两旁的杨柳,茫茫无际的路途,天上的月亮像竖起的小船,在稀薄的云中温柔地慢慢移动,满天星斗眨着闪烁的眼睛。寂静的群山,寂静的村庄。一路上约摸毛驴饿了,就在路边停下,让毛驴啃吃青草,我和父亲拿出玉米馍充饥。
经历了三天三夜的行程,在一个晚霞映红了原野的傍晚,我们终于到了一个叫勾池的村庄。只见远处像小山一样的座座盐堆,一片白茫茫、亮晶晶、宽阔无垠的盐湖,工人们正将晶莹剔透的盐粒用大铲装入车内。真是的到了盐的世界,盐的海洋。
安顿好毛驴,让它吃好喝足,父亲掏出不知啥时揣的一盒“大前门”,给一位盐场工人递上,那个人说着我似懂非懂的方言和父亲讲着盐价。
深夜,万簌俱寂的时候,父亲叫醒梦中的我,套上毛驴,只见满满一车食盐,约有六百多斤。我们开始了回家的行程。父亲在车上拴了一根麻绳、搭在他的肩上,和毛驴一起快速行走在陌生的路上,我小跑推车,给毛驴减轻拉力。鸡叫时到了长城边的“二楼”时,驴乏人困的我们才歇了下来,实实在在地躺在古长城的旁边。望着辛劳的毛驴,我不禁浮想联翩,这宏伟而苍凉的边墙,是古人用血汗、泪水,而且还有千千万万头毛驴从远方驮来方砖,才建成这防御匈奴的建筑,屹立至今。
晨霞驱散了乌云,回家的行程似乎很是轻快。太阳暖洋洋,人心热乎乎,大路坦荡荡。通人性的毛驴竖起耳朵“嗷嗷”地欢叫着,尽管载重六百多斤,但它迈着矫健的步伐,浑身充满着不屈不挠的勇气,父亲尤为高兴,不时哼两句秦腔。
徐家坑旅店大门口高挑的灯笼下有不少过路的客人。一盘大炕能容纳十几人,父亲让我先睡,他支好盐车,喂好毛驴才休息。其间他老人家几次起来给毛驴添草,那晚上我躺在只有沙毡的炕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眼,眼里不由地浸着泪水:“父亲为我们一家太劳累了!”
又是三天三夜,回到家里。母亲很兴奋,连忙做饭,但父亲说:“毛驴吃了大苦,先把那碗玉米给喂上。”是呀,是毛驴驮回了我家生活的希望啊!
如果说走盐池毛驴付出八成力的话,那么走保安换粮,毛驴可要付上成倍的力气。我因开学未能去。父亲结伴经过来回十五天翻山越岭才换回二百多斤玉米和高梁。毛驴明显瘦了,我发现它的前肩由于超负荷用力,加之夹板长期摩擦,溃烂了两大块,父亲正用云南白药给疗伤。啊!我那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好伙伴,多么使人敬佩又酸楚呀!
三年后的一天,毛驴由于劳累过度,突发高烧,浑身发抖,患了严重的风寒,尽管母亲给它身上盖上皮袄,还是站立不起,我和父母经常抬起它晒太阳,请来兽医就诊,但终究未能救活这头有恩于我家八年的毛驴。奄奄一息的伙伴卧在棚里,灰暗的大眼睛流着大颗的泪珠,似乎对人类、对世界,对这个家依依不舍,它是很不想结束自己的生命的!我们一家人浸着泪水都扶摸着骨瘦如柴的恩者,怀着悲怆的心情,只能默默地守望着······啊,忠诚的朋友,你用一生的奉献诠释了对我家的恩德。
如今四十多年过去了。每每想起那头毛驴,我的心情就无比沉重,在那困难的年代,是毛驴帮了我家无以伦比的忙。毛驴那活蹦乱跳的样子,时时萦绕在我的脑际。列宁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毛驴使我们度过了难关,而如今生活条件优越了,更值得怀念伟大的毛驴。我没有骑过骏马,但我和毛驴有着不解之缘,啊,平凡而朴实的毛驴虽没有骏马那样高大魁梧,但你吃苦耐劳、执着坚强;你虽不像骏马那样驰骋原野,但你默默无闻一步一个脚印为人类劳作。骏马是草原的伙伴,毛驴是窑洞人家的朋友。人们常赞美骏马的英俊、剽悍,但毛驴那纯朴的样子、光亮的皮毛、灵巧的身躯,更体现着朴实无华的美丽。毛驴呀毛驴,你活着为人类尝尽酸甜苦辣,当你的生命终结时,你又变成人类的佳肴!“天上的龙肉,地下的驴肉”试问人间哪种动物能和你比?任劳任怨的毛驴是用它一生的身躯、一丝不留地奉献给人类。
“啊!人们呀人们,难道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赞颂这彰显着坚毅、不怕苦不怕累、勇敢、勤劳、默默奉献的毛驴,它是人类第一忠实伙伴,平凡而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