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东坑镇三岔渠便民服务中心的所在地羊羔山涧的西北面,有两座小山峁相连,远观很像一只伏卧的小羊羔。
过去,在涧的西边有繁华古镇宁条梁走向延安的通衢大道,可这条大道要通过号称八百里的“火焰山”,缺雨少水,行人经过这里往往口渴难耐,苦不堪言。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为了给行人解渴,顺便赚两个辛苦钱,便在山坡上种西瓜,香瓜。
相传,在清末民初,山坡上有个姓高的老汉种了一片西瓜,由于他勤于劳作,西瓜出苗后,就长得肥头乍耳,老汉喜不自胜,又是施肥,又是锄草、间苗、打压。为了遮风避雨,老汉又搭起了一个瓜庵子,累了,坐在瓜庵内抽上两袋烟;饿了,吃上几把干炒面、炒米;渴了,有随身带来的葫芦里装的窖水喝上两口。
有一天,老汉正坐在瓜庵内吸烟,看见山坡上来了一只似羊非羊的小东西,浑身毛色金光灿烂,后腿修长,两只耳朵也特别大,来回走动啃吃青草。小家伙很乖滑,一有风吹草动,便竖起耳朵,飞快逃跑。后来,慢慢地习惯了,也就不那么惊慌失措了,再后来,连人也不怕了,有时还会跑到老汉的瓜庵前找水喝。这时,老汉看得更清楚了,小家伙,除了毛色金黄,后腿修长外,还长着一对像小牛犊一样的小虬角,两眼滑溜,样子十分可爱。老汉怜爱不过,有时还将剩余的水给小金羊喝,把干粮袋内剩余的炒米、炒面给小金羊吃。时间长了,小金羊就和老汉亲昵起来,让老汉摸它的皮毛和头角,自己也舔老汉的手背和面颊。就这样,种瓜老汉成了小金羊的知心朋友;小金羊成了老汉的亲密伙伴。
半年过去了,老汉种的西瓜开始扯蔓、结蛋,逐渐长大成熟,就要开园卖钱了。有一天,小金羊突然跑到老汉面前会开口说话了:“老爷爷:今天中午有一个南蛮子要来害我,请你救救我的命!我变作一颗特大的花皮西瓜躺在你的瓜地里,南蛮子说什么,你也不能给卖。”说完两眼泪汪汪地盯着老汉,等老汉点头答应了才离开。
到了中午,果然从延安方向来了一个异地人,只见他头戴一顶竹编的大兜笠,身上背着布袋子,腰里别着短匕首,手里拿着竹板、渔鼓,再仔细一看,样子长得很凶恶,丑陋,横眉竖眼、马脸猴腮,朝天鼻子、大嘴巴。时逢盛夏,骄阳似火,炎热难当,南蛮子转动着眼珠子,不停地观看着老汉地里的西瓜,见有一颗硕大的花皮瓜放着异彩,知是由小金羊羔变幻的,不由得心中暗喜,便连头上的汗水也没顾得擦一下,就敲起渔鼓,打响竹板,口里不知叽哩哇啦唱些什么。唱完,便说道:“老丈,我是江南法师,云游四方,今路过此地,口渴难耐,想买施主一颗西瓜解解饥渴,不知恩赐否?”
“我这瓜正准备明天开园,你今天来买,就提前卖给你吧!”小金羊的嘱托老汉心里是记得的,但以为这么多的瓜你怎么会一下挑中,便随口答应了。
谁知这法师南蛮子果然有些眼力,不偏不倚一下子就相中了那颗由小金羊羔变得花皮大西瓜。
“其他的大西瓜你随便挑选,可就这颗不能卖,因坐蛋迟,瓤子不熟!”
“瓤生,阿拉不嫌,就要这颗!”说完,拔出腰刀“叭嚓”一声砍了下去。
说时迟,那时快,西瓜开裂了,只见里边跑出一只金羊羔,连蹦带跳地向东跑去。
南蛮法师一见傻了眼,连忙系上脚马追了过去。金羊羔在前边跑,南蛮子在后边追,眼看就要赶上,金羊羔情急之下,只听“倏”地一声响,像黄鼠一样钻进了地里面,东山坡上立刻升起了两个像卧着的羊羔一样的小山峁,人们就给这条涧起名叫羊羔山。
种瓜高老汉被南蛮子害死金羊羔后,心里感到很内疚,每逢年头节下,还常常拿着东西到羊羔山脚下去祭奠它呢。据说,在羊羔山的后山里,有金羊羔卧过的小山窝,现在还能找到。
(作者系靖边县教育局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