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秋天来的很突然,措手不及,当你感觉到秋天到了,秋,已经接近秋末。
从农村和郊区运来的水果摆满了街区,大小巷子的地摊、水果门市、超市的柜台、小商小贩们蹬着的三轮车、自行车叫卖。树叶一片接一片像飞速飘零的雪花四处乱飞,清洁工不断地清扫。秋风吹遍每一个角落,天气也渐渐地凉了起来,小孩子迫不及待地裹紧毛衣。
从家乡到省城大约坐八九个小时的火车,但是秋天的感受截然不同。城市的初秋、仲秋、秋末不是那么明了,但家乡的秋天很明朗,初秋到秋末,四处洋溢着喜悦。睁开眼睛可以看到,张开嘴巴可以尝到,闭上眼睛也会闻到淡淡的香味。秋,无处不在,像是举行一场盛大无比的典礼,四处洋溢着浓浓气氛。
秋在农村能看得到的。秋风悄然而至,吹遍山山崖崖,吹走了夏天的炎热,吹来了凉爽,吹得大地一片金黄,吹来了丰收。走出家门绚丽斑斓的秋景映入眼帘。紫色的茄子,橘黄的南瓜,红彤彤的枣儿爬满了枝头,颜笑逐开,金黄的谷穗压弯了腰,喜气洋洋,枯黄的树叶在秋风中飘落,碧玉的葡萄在秋阳中显耀,酸的野果,甜的鸭梨,肥胖的玉米,柔细的糜子,黑的芝麻……
农村的秋啊!走在哪里哪里就是秋。山崖上红的惹人的酸枣似乎要掉进忙碌的农人嘴巴里,黑黝黝的杜梨圆润而馋嘴。天空蓝了,树叶黄了。处处是硕果,处处是喜悦,迷得人们眉开眼笑。
树叶落了一地,厚厚的,踩上去软软的,像刚刚苏醒的春土。在城市是感觉不到的,更不要说享受了。无论在院子里,还是在街道,环卫工清扫的干干净净。乡下就不同了,落下的树叶一堆又一堆,没有人清扫,没几日堆的如小山。来来往往的小牛小羊逮个正着,吃的肥胖肥胖。枣子树下少年们拿着竹竿打的快,树下的妇女、老人、小孩子拾个快。果园摘果子,葡萄架摘葡萄,田野收秋的农民唱的一个比一个起劲。“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把农村的秋天描写的恰如其分。
秋在农村可以尝到的。城市的街头偶尔也能看到卖烤红薯和玉米,野味远远比不上农村的正宗。在农村,农田里掰几个玉米棒子,地下挖个沟,把玉米放到上面,捡些柴禾在下面烧上,便开始了野餐;到田地里拔几根细且长的箩卜,用清澈的河水冲冲,咬一口,又甜又脆;或者摘个青辣椒,烧几个土豆,一口青辣椒一口土豆,香味十足;要不拔一把黄豆放到火上一烧,你一颗,他一颗,脆而甜;也可以去果园摘苹果、柿子、酥梨、葡萄……
秋,在农村吸吸鼻子就能闻到。在城市的超市里把乡下运来的土豆、萝卜、辣椒、黄瓜、梨等等都装在盒子里包上保鲜膜,大概就是无菌食品。反正,我很少去光顾,整天忙碌的城市人忘却了秋天的喜悦,习惯在超市买上一些蔬菜回去做着吃便罢了。在农村就不同了,站在院子里,或者站在山岗上,瓜果飘香,花草芳香四溢。随风而来的香味醉得人心儿都甜了。闻闻金黄的谷穗,闻闻熟透的葡萄,闻闻圆溜溜的南瓜,闻闻黑溜溜的杜梨……什么不是香的,什么不是醉人的。
雨来秋色寒,风严清江爽。秋雨在农村下的多不得也少不得。太多的秋雨,谷穗、玉米、高粱穗子会生芽子,是件伤心的事,但对需要拔收的农作物倒是恰到好处,轻轻的一扒,便松手了。多雨的时间,农民都不出山,在自家小院忙来忙去也另有一番风趣。在城市,大雨中雨小雨,受影响不是那么明显,也只给人们出行带来些不便,但享受秋雨的感受另有情趣。
深秋来了,天气渐渐地凉了。山山沟沟、川道小丘、菜园小畦失去了往日的峥嵘,一片凄凉。但走进家家户户的院子,秋,仍然毫不逊色。一串串鲜红的辣椒挂满墙面;一堆堆金黄的谷子摆满了院子;一个个金黄的玉米架起架子来。打谷场上、院子里忙的不可开交:打谷子、晒豆子、扬糜子,不要说亲手去做了,看着也忙,也喜悦。
秋,在农村是个聚宝盆,是收获的季节,喜气盈盈的季节。
(作者系子长县作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