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旅游 / 文化广场 / 正文

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打赢脱贫攻坚战

来源:靖边新闻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6-09-26 08:53 作者:李宁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落下。而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首先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即让处在贫困线上的千千万万的群众摆脱贫困。如何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呢?我觉得要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这一武器才能实现。

用实事求是的方法打赢脱贫攻坚战。现在,全国各地都在派遣“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驻村,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但是,有相当一部分扶贫干部把这看作

是走过场、搞形式,认为修一条路、打一口井、平整点土地、给农民要一点免费的肥料等等,这就是扶贫。实质上,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表现,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


其实,富裕的家庭是相似的,贫困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实事求是的方法,即走访每一户,了解他们的实际生活情况,也就是占有详实的资料。然后,对所占有的资料进行认真比对,总结出每一户的生活情况,即哪些是富裕户,哪些是贫困户,哪些是中等收入户。然后深入细致地分析,总结出富裕户是如何发家致富的,贫困户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贫困,中等收入户为什么没有步入富裕户的行列。这其中也要找一些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富裕户、贫困户、中等收入户各占一定的比例)及乡镇驻村干部进行多次的座谈,深入了解村情、户情,群众的想法、打算,村组发展的过去、现状及未来的规划,党组织建设和发挥作用的情况等等,使自己得出的结论更符合实际情况。这是一件复杂而又繁琐的事情,非得下大功夫不可。

找准了病因,就得开处方了。要从实际出发,总结富裕户致富的经验,向中等收入户和贫困户推广,并鼓励富裕户帮扶贫困户脱贫致富。鼓励中等收入户和贫困户中的多余劳力外出务工,联系职业学校,让他们学技术、学手艺,帮助他们联系务工地方等等。规划农牧业发展,确定特色产业,联系县水务、农业、畜牧、扶贫等相关部门,争取点资金,实行产业致富。要针对贫困户的各种贫困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真正做到让群众脱贫;要跟踪调查,确保脱贫群众不返贫。

用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方法打赢脱贫攻坚战。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驻村后,根据调查分析情况,首先在村组确定一两户或一两个小组作为扶贫典型对象,制定扶贫措施加以实施,看扶贫效果,这是个别的案例。然后,对个别的案例总结归纳,形成一般的经验,在全村推广,并在实践中对

一般的经验进行检验,不断地完善,形成系统科学的脱贫经验,以此来推动农民脱贫致富。切不可主观臆断,一上手就全面铺展,秋后发现市场上供过于求,来年重新再来。这样,既劳民伤财,又达不到脱贫的目的,同时,也会失去农民对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甚至是党和政府的信任。

用领导干部和群众相结合的方法打赢脱贫攻坚战。领导干部和群众相结合的方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一系列胜利的重要法宝。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这一方法依然至关重要。现在,有些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是组织上进驻了村组,心里没有进驻,他们没有沉下身子,深入了解群众的实际生活情况,不知道群众需要什么,下一步的打算是什么,更不了解贫困户贫困的原因,把中央及省市县归纳的群众贫困原因生搬硬套进去,结果,不但不能帮助农民脱贫,而且有时会帮倒忙,加重农民负担。

毛主席教导我们,作为党的干部,必须要紧密联系群众。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作为基层扶贫干部,更应该密切联系群众,经常走访村组、农户,详细了解群众的生活、思想及村委制定的扶贫政策取得的实际效果。对于一些慵懒散、没有上进心的群众要积极加以引导、鼓励和鞭策,首先要让他们转变观念,从思想上脱贫,然后,结合实际制定扶贫方案并付诸实施,才能达到扶贫目的。

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时间紧、任务重,党员干部必须要沉下身子,认真研究实际情况和扶贫对象,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作者为靖边县委宣传部干部)

网络编辑:任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