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旅游 / 文化广场 / 正文

榆林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靖边跑驴

来源:榆林日报 发布时间:2015-04-15 20:04

 

靖边跑驴

靖边跑驴在清代就很盛行,是靖边县民俗社火中的一种歌舞表演形式,流传在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宁条梁镇、东坑镇、镇靖乡等乡镇,尤其是在东坑镇流传时间最为久远,当地的表演活动也更具有代表性。

靖边跑驴一般是尾随秧歌队在行进间表演。春节闹社火时先“打场子”,就是要靠跑驴。在激越欢快的锣鼓声中,表演者即兴作舞,常以夸张的形象动态、风趣的舞姿、滑稽的嬉逗、幽默的演唱道白抒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引逗观众发出阵阵笑声。

靖边跑驴有一人跑驴、双人跑驴、多人跑驴。但表演时多为双人跑驴,女的骑,男的赶。跑驴的基本动作有“慢步闪腰”、“上坡步”、“下坡步”、“过河步”、“小跑步”、“大跑步”、“撒欢跳”等。动作组合有“惊驴打斗”、“陷泥救驴”、“双人骑驴”、“太平跳跃”等。1976年,县文化馆与民间艺人合作,编创了跑驴新节目《探亲路上》。这个节目的演出使靖边跑驴由广场表演走上了舞台,并于1982年参加了农业电影制片厂《泥土的芳香》的拍摄,后又赴法国、瑞士等国进行文化交流,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靖边跑驴已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网络编辑:张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