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埋在土里腐朽的木头如何成为化解矛盾的关键?且看工作人员如何“依法、依理、依德、依情”破解百年谜题,化干戈为玉帛,书写又一“六尺巷”美谈!
近期海则滩派出所接辖区村民郑某报警称:邻居高某将其树木砍伐,双方因宅基地纠纷发生冲突,请求民警处理。接到报警后工作人员火速赶往现场,调节过程中双方各执一词,双方宅基地地界和树木权属问题因年代久远,一时间无法查清,通过大量走访调查,邻里们均称双方的宅基地地界和树木权属不清楚,调解一时陷入僵局。
就在这一筹莫展之际,郑某吞吞吐吐地说出,地界处曾有棵大柳树,大柳树枯死后被他挖了。工作人员立刻抓住破案的关键,虽然树枯死了被挖了但是树根还在啊,树根不就是双方地界的最好见证吗?
联系了村干部,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寻找,终于挖出了老树根,通过工作人员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劝说,面对这枯萎腐朽的老树根,双方想到百年前两家的情谊,不禁羞愧难当,至此双方放下了争执,在“老树根”的见证下,矛盾得以解决。
这已经不是海滩镇党委、政府解决的第一起宅基地界限的纠纷了,由于宅基地界限修订的年限久远,所以很多都无从考证,情况复杂难以解决。但是全镇通过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司法调解、全民参与”社会治理模式。各村委积极吸纳经验丰富的党员和新乡贤,成立矛盾调处委员会,以“用法、用理、用情”为原则来化解矛盾纠纷。
全镇坚持以综治中心为龙头、以矛调室为平台、以网格化为基础、以德治为先导、以自治为支撑、以法治为保障,建立了“54321”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机制,成立了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和“乔乔话当面说调解室”,同时安排党政领导轮流接访、下访。
今年以来,该镇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用心、用力、用情打通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不放过每一个矛盾,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
据了解,截至目前,共调解村级无法调处的矛盾纠纷82件,群众对调解工作的满意度大幅提升,积极打造基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六尺巷”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