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报道 / 三大攻坚战 / 精准扶贫 / 正文

五里湾四咀村村民说:“现在的收入确实比以前高了

来源:靖边新闻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9-11-04 14:40

枫林红叶十月天,在榆林市靖边县的山梁峁壑之间,秋日暖阳照耀着一片片坡改地上种植的谷子,黄灿灿的谷子压弯了枝腰,正在收割谷物的五里湾便民服务中心四咀村村民笑着告诉记者:“现在的收入确实比以前高了。”

采访当天,采访团驱车三个多小时山路来到四咀村,该村地处白于山区丘陵腹地,距离靖边县城105公里,村庄常住人口不足500人,2016至2018年间在31户93人的贫困人口基础上脱贫70人,2019年计划退出3户16人。

“2015年以前这里都是坡地,机械根本进不去,老百姓只能牛耕驴拉。”四咀村驻村第一书记刘喜平说,为实现机械进地改善种植环境,近年来该村整修宽幅梯田2650亩,并鼓励发展有机小米等。2018年,该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98元。

据介绍,四咀村土质条件好,再加上是新整修的土地,无重金属和农药污染,且全部施农家肥,2018年种植的1000余亩小米获得有机认证,每亩增收1000元左右,不断带动当地群众脱贫增收。

“以前种的玉米和马铃薯,产量低还卖不上价钱。”正在地里收剪谷穗的四咀村村民告诉记者,政府鼓励种植有机小米,每亩补贴种子、地膜等合计有300元左右,秋收后每亩地所产小米的纯利润有2000元左右。

据了解,不仅是改善种植环境,驻村工作队还通过电商拓宽销售渠道。刘喜平说,为进一步解决农作物的销路问题,村里拓展思路开淘宝店售卖当地特产,1公斤38.8元的有机小米也逐渐有了销量。

产业扶贫有了成效,基础设置也不能落后,吃水难一直都是五里湾的“大难题”。目前,初塔和烂站塔2个村民小组新建100立方米的地下蓄水池2座,村民吃水方便了。另外,11村村内修建蓄水池,保证村民取水路程不超过10分钟。

      为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助力当地村民脱贫致富,四咀村党支部采取“党支部+合作社+群众”的党群联合体形式,加快一村一品建设步伐,不断提高“阜美靖边”有机小杂粮品牌的社会认知度。产业兴,则乡村兴,2015年以来靖边县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提高村民收入,让57个贫困村12382人脱贫摘帽,促进人才回流,让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动能更加充足。
网络编辑:贺冬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