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报道 / 三大攻坚战 / 精准扶贫 / 正文

扎根农村 助推脱贫

来源:靖边新闻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9-09-23 14:49

—“第一书记”扶贫手记

李宁

2017年,我被调整到中山涧镇乔家湾村担任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

下车伊始,我走村入户观察村貌、了解村情及村民的生活状况。从各个层面搜集素材,认真搞调查研究,梳理扶贫思路。

乔家湾村位于县城西南九十五公里处的白于山区腹地,与延安市吴起县接壤,辖九个自然村,一百八十四户,六百九十四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二十户,七十三人。

此地山大沟深,村民大都住在山顶,出行极不方便,吃水尤为困难。耕地以坡地为主,机器派不上用场,牲畜是耕地主力军,耗时费工。人均种植十亩以上,以玉米、土豆、麻子、豆类为主。亩产薄,粮价低,收入甚微。家家以养羊为主业,户均五十只左右,年收入近万元。但都是放养,对植被破坏严重,与对面的吴起县山头植被覆盖有明显差别。由于环境恶劣,生活艰辛,青壮年村民大都外出谋生。居住的三十户、五十七人非常分散。称得上“两里不闻人声,三里不见人烟。”

村子道路坑坑洼洼,只能勉强通行农运三轮车。男人每次开三轮出门,女人必定“为掌柜的捏一把汗,三轮上了坡,悬着的心才放下了……”电路是从吴起县接过来的,电费昂贵,且有一户不通电。村民怕费钱,晚上不开灯,家用电器都成了摆设。白于山区缺水,乔家湾家家户户都靠集水窖收集雨水生活。天年干旱时,村民就到很远的地方买来水存入水窖。居住条件也很差,好些家户是历史久远的土窑洞,条件稍好的住彩钢房或砖木结构房。通信网络信号实在微弱,基本靠吼。打电话得爬到山峁上,比吼还累!

现状就是这样,真可以让人一夜愁白头!可是,愁不能解决问题,还得俯下身子实干。

我准备好材料,立即召集村委一班人开会,讨论制定2017年发展计划和四年发展规划。

发展措施是,首先加强党组织建设。通过上党课、召开党员会议转变思想观念,增强党性意识,强化支部的领导力和影响力,发挥支部堡垒作用,凝聚脱贫攻坚力量。

其次是加强基础设施改造建设。若要富,先修路,不能让脱贫“卡”在路上;协调县电力局改造电网,让群众用上靖边电,减轻负担;解决吃水问题,让群众饮用安全水;整土地,引导农民使用小型机械耕种,节省成本,提高产量;改造圈舍,改善牲畜生存环境,实施人畜分离,减少疾病传染;大力发展经济林。

我开始跑主管部门,打报告,要项目。开工修建了6.3公里的通村油路,解决出行难问题;白于山区海拔高,打水井几乎不可能。我跟群众探讨思路,他们说可以学习吴起县的做法,把水窖改造一下,再把屋顶改造成琉璃瓦,便于收集雨水。我反复思考,觉得这也许是目前最经济的办法,于是立即着手改造。随后又联系县委宣传部、县志愿者总会、县文明办、华庆雅苑张琨爱心志愿服务队,在乔家湾村开展“情系贫困群众,助力脱贫攻坚”爱心志愿服务活动。为贫困户送去米、面、油等慰问品。并积极开展扶志和扶智活动,增强群众脱贫的主动性。接着举办了“好老人、好媳妇、好村民”评选表彰活动,树立模范典型,引导贫困户向模范学习,立脱贫志,吃脱贫苦,营造浓厚的脱贫攻坚氛围。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制定村规民约,成立红白事理事会,引导群众睦邻友好、勤俭节约。解决贫困群众住房难问题,通过协调,为十五户贫困户申报了易地搬迁项目,都已搬迁入住;为三户实施兜底包扶,对一个产业扶持户进实施危房改造,基本解决了住房有困难家庭的后顾之忧。

终于通电了!花豹台组曹子孝家老两口欢呼雀跃,高兴得像个孩子。老曹拉着我的手,动情地说:“感谢李书记,这下好了,老伴再也不用在油灯下缝缝补补了!”

贫困户李天龙是一名退伍军人,由于种种原因,五十多岁还是单身。低矮的房屋破旧不堪,面积不大的院落非常凌乱,圈舍里二十来只羊咩咩直叫。村主任李树盛说,早晨的稀饭煮洋芋就是李天龙一天的伙食。2016年,村上对他进行了产业帮扶,给了一万元购买二十只羊子。

情况令人怜悯。我决定为他实施危房改造,而且要尽快改造。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和镇政府、住建局协调,把李天龙的住房列为优先改造对象。项目审批下来后,出现的新问题是,他家附近没有合适宅基地、修房缺少劳力。经过我走访,发现他哥哥有一块闲置宅基。我给他哥哥和嫂子做通工作,又联系几家工队与李天龙对接,确定方案,危房改造项目终于动工了。我每天都去工地转转,察看进度和质量。

李天龙住新房那天激动地说:“我生在土窑洞、长在土窑洞,几十年了,以为就这样了,没想到现在住上了洋房。”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贫困户李树水缺技术、缺资金、因病致贫,妻子患有结石病,女儿腿部有疾病,看病花费了四五万元。为供孩子上学,在县城租住,入不敷出。李树水不怕吃苦,只是近两年活计难找。

了解情况后,我积极和企业对接。最终,李树水被靖边三友木业聘用,成为一名油漆工,月薪五千多。再见,他激动地说:“李书记,你是好人!我一定珍惜这份工作,早日甩掉穷帽子……”

在岁月的长河中,一年的光阴只是一瞬。而在穷人眼里,却是漫长的,为穷光景犯愁,在贫困中等待机遇……

天灾、人祸、大病……可能是致贫家庭的原因之一。贫穷会使意志薄弱者迷茫、失去生活动力。然而,只要有正确的引领,强劲的助推,贫穷一定会被一扫而光。乔家湾贫困人群或许已看到光明的未来,感受到强大的助推力,正在坚强起来。

前路正长,需要我不断思索,不断作为,把乔家湾村变成整体实力强劲的小康村……

(作者系靖边县委宣传部干部)

网络编辑:贺冬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