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靖边县沙洼沟村“临时”支部书记高树财
“镇上派来个年轻后生任支书,能解决了咱们的事了?”“我看是捞点基层履历,到时候拍屁股走人,给咱们撂下个谁也收拾不了的烂摊子......”沙洼沟村临时支部成立时,党员们对镇上派来的“临时”支书议论纷纷。
毛遂自荐,扎根群众润民心
2018年6月,沙洼沟村与乔家湾村合并伊始就等上村委换届,该村多次选举支书而未成功,中山涧镇党委决定在沙洼沟村成立临时党支部,由镇上下派能力强的干部到沙洼沟村担任临时支部书记。该镇干部高树财毛遂自荐,主动要求去沙洼沟村工作。
在沙洼沟村当支书,喊爹骂娘是家常便饭,稍有不慎就可能就会背个处分,镇上的干部觉得高树财脑子不正常,自己抱着头往油锅里“塞”。在同事们的议论声中,高树财顶着巨大的压力走马上任了......
他上任的第一天,一件棘手的事就摆在了他的面前:连日来阴雨连绵,位于该村赵元台村小组的一座土坝不断有活水涌出,情况凶险,随时有溃坝的可能。该坝一旦溃塌,下游几十户群众、几千亩水浇田就彻底摧毁了,后果不堪设想。高树财组织群众,把土坝附近的“龙王庙”作为“抗洪抢险”的临时指挥部,吃、住、都在“龙王庙”,最终安全度险。
没等高树财支书屁股坐稳,又一件棘手的事摆在了他的面前:连日的阴雨,赵元台村小组通往外界的村组道路成了“一片汪洋”,村民与外界交往的路彻底中断,群众买生活必需品都成了问题。高树财组织村民召开紧急会议,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经过激烈讨论,一致同意在赵元台小组沿山开一条通村组道路,方便群众出行,解决群众多年来一遇雨天就无法通行的难题。但是,修这么一条路,要损毁群众的很多苗木和青苗,大部分受损的树木和青苗都是其他村小组村民的,村里拿不出一分钱的补偿,工作难度之大,可想而知。此时,全村的群众又盯上这个临时“支部书记”,看他怎么处理这些事情。高树财主动联系、上门协商,逐户逐人地做工作,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经过多日的努力,一条再也不怕水患的傍山村组道路打通了。同时,他还组织成立了村选举委员会,顺利完成了换届工作。
走访摸排,化解矛盾睦邻里
路通了,坝固了,村委也顺利换届了,村民们开始逐渐认可起这个镇上派下来的“临时”支部书记,此时,高支书把工作重心转向处理村里的矛盾纠纷。
该村以前修路时因施工队施工不当,将村民的祖坟灌水,村民意见很大,甚至多次与施工队发生肢体冲突,镇、村多次调解未果,施工队报警抓了部分村民,激化了矛盾。很多群众对政府误会很深,误认为是政府故意刁难群众,一时间流言四起,有些村民故意找政府的“茬儿”,到处上访、告状,有的反映件甚至到了中纪委,干群关系剑拔弩张。高树财得知这一情况后,多次与施工单位协商,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最终双方达成和解。涉事的“上访户”事后激动地握住了高支书的手说:“高支书真是个为民办事的好支书,解决了我们多年未解决的矛盾纠纷,我心上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
就这样,他和村里的“复杂人”成了知心的好朋友,有些曾经的“上访户”主动给群众做工作,使高支书的工作得心应手,村里的一件件、一桩桩纠纷迎刃而解。群众也信服这个说话公道、处事踏实的村支书。
完善设施,铺平致富小康路
沙洼沟村山大沟深,自然条件落后,适合发展的产业有限,只能种植山地苹果和一些小杂粮,发展林业产业。前些年,村民种植果树,由于缺乏技术,导致好多果苗死亡。了解这一情况后,高支书主动与县园艺站联系,找林果专家为群众上门提供技术服务,指导群众种植、修剪果树。在专家的技术指导下,村民杨国胜、杜三郎等二十几家农户的山地苹果长势喜人,成为脱贫致富的希望果。
作为支部书记,高树财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铺设砂砾石路10公里、通村水泥路12公里,修建便民桥一座,结束了沙洼沟村出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历史;在县林业部门争取到退耕还林1800余亩,群众每人每户增收400多元;与县农供站协调,在沙洼沟村打人畜饮水井一口,在后畔村建设水塔一处;与县电力部门协调,在乔家湾村小组架设高压线3.5公里,低压线4.8公里,结束了乔家湾村多年来用“吴起”电照明的历史。同时,解决了该村5户贫困户的就业问题,使困难群众收入稳定。
心系群众,弱势群体受关照
该村边缘户李桂武的妻子患有精神疾病,大女儿刚大学毕业,还没有固定工作,二女儿远嫁吴起县,家徒四壁,生活十分困难。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他多次联系县民政局,积极为他家申请低保;又与榆林市精神病医院联系,为李桂武的妻子争取到免费看病的机会,并开自己的车送李桂武夫妇去榆林精神病医院救治。到了医院附近,又为他们买好了饭菜,憨厚朴实的李桂武见状,哽咽了半天说不上话来。
在沙洼沟村,提起高支书,群众都竖起大拇指,异口同声地说:“我村的“临时”支部书记一点也不‘临时’!他事事为我们着想,时时为我们谋发展,是我们脱贫致富的领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