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宁条梁镇的中南部,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一直在饮用高氟水,经常因饮用这种水会对人体造成多种疾病,而当地高氟水中致癌的六钾铬等部分重金属也严重超标,致使当地群众的牙齿、骨骼、智力、寿命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据我县地病办一组数据显示:该地区50岁以上患关节炎的比例达到90%以上,仅西园则一个村残疾人就有137人 。这也是制约当地贫困村脱贫致富的重要因素。
朱占和是柠条梁镇西园则村的村民,近几年,他的大骨头病越来越严重了,家庭支柱的他,农活已经不能干了,只能在家领领孙子,偶尔打扫一下庭院。家里的农务活儿全都落在了妻子、儿子身上,他的儿子虽然年轻,但也有轻微的关节炎,农忙时节,还要把孩子的舅舅请来帮忙。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他们每天饮用当地的高氟水而导致的。
看到百姓的因为吃水的问题如此遭罪,宁条梁镇的领导班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们把解决安全饮用水的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县委县政府在听取汇报后,高度重视,作出了“解决好水源问题,让群众喝上放心水、安全水”的指示。
2018年7月当得知我县县委县政府要彻底解决宁条梁镇水源水质问题的时候,梁镇党委政府所有人都信心百倍,撸起袖子想大干一场。因为他们知道,只要得到政府的支持,这个工程已经成功了一半。但他们很快就明白,要彻底解决水的问题,简直太难了。
为了找到水源,他们亲自实地调研,野外作业,饿了,就拿一块面包将就,困了就倒在半山坡上休息。15天过去了,他们终于找到了水源。但问题又来了,途径输油、输气、高架桥等多条管网,梁镇属于北低南高的地形地貌。自古以来都是水往低处流,要水往高处流?这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此时,这项北水南调工程开始面临夭折的风险。
为了完成这项看起来不可能的工程,梁镇党委政府的干部们,经常熬夜工作回不了家,他们解决了一个个难题,攻克了一个个难关。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但是由于工作太忙,2岁儿子不认识爹了,妻子对丈夫怨气满满,老人生病见不到自己的儿子,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有的时候,他们听到妻子的怨言,看到孩子的期盼,想到父母生病无法尽孝。他们也曾想过要放弃,但想到一万多乡亲们殷切盼望的眼神,他门又无声的坚持下去,为了大家舍弃小家,虽有愧疚但无怨无悔。
试通水后,由于水管管道的焊接口出现了问题,水的压力过大,导致水管破裂,工人在全力抢修,梁镇的领导干部得知消息后,大家不约而同第一时间到达现场,配合工人一起抢修,直到凌晨三点管道抢修完毕,每个人身上的衣服都被冷水浸湿,陕北的深秋是凉爽的,尤其到了深夜穿着被水湿透的衣服,干部们都直打哆嗦,虽冷虽累,但想到乡亲们马上就能喝到“放心水”,每个人脸上都情不自禁的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等待的日子是漫长的,2018年10月20日早上6点钟,钟富宁一家人围在水缸旁边,每个人手上拿着水瓢既激动又急切的等待着第一口沙漠矿泉水,终于一股清澈的水流从自来水管中喷涌而出,大家赶紧拿出早早准备好的马勺和碗,抢着接这来之不易的甘露,大口大口的品尝着,这一股清甜的甘露从舌尖一直滋润到每个人的心里。
常言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而这项工程却背道而驰,水往高处走!从提出设想到全线竣工共历时却不到半年,工程总投资817万元,沿线供给宁条梁集镇、庙畔村、大滩村、西园则村的水厂13处,彻底解决了宁条梁镇4个村40个村民小组共11464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这是健康之水,也是生命之水,更是保证能脱贫不返贫的根本甘露.
xxx阿姨她告诉记者,这个水确实甜,以前她们那里的水,擦的凉粉都是黑的,锅底上有一层白碱,外面人来了喝上拉肚子了。现在水好了,擦的凉粉也白个生生的,我们家亲戚也敢来串门了。
大叔也乐呵的说:他感觉喝这个水还能治病了。他原来就常感觉这个关节不舒服,种这个地种上半天就要休息了,一天吃药着了也不见有效果。现在这个水喝不到半年,感觉关节也不怎么疼了,药也不吃了,人也有劲了。不只是他,就连他们家的牲口喝这个水,腿都不瘸了。这个水真的是解决了他们全村的大难题。
大爷竖起大拇指一个劲的夸,说他们宁条梁镇的吃水问题,祖祖辈辈没得到解决,现在,共产党把这个上千年的大问题解决了。他要是不喊声中国共产党万岁,都对不起先人和子孙后代!
我们记者也尝了尝这里的水,还真的是有一股甘甜留在舌尖。扶贫饮水安全问题的妥善解决,这不仅是宁条梁镇也是我县一件恩泽后世,彪炳史册的盛事。如果要用两句话来总结这个气势磅礴的甘露源工程,那么应该是:人工天河红旗渠,逆流而上甘露源.北水南调开先河,党政一心创奇迹!
思路决定出路,行动决定未来。在现实的繁荣和富庶之中,回望那渠清泉,似乎有一种精神力量吸引着我们,凝聚着我们,感召着我们,我们被伟大的北水南调工程深深地震撼着,这种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的精神正如当下的脱贫攻坚,虽犹如爬坡翻山,越往后越难,但我县县委县政府拿出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锲而不舍、驰而不息,以高标准、高质量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向人民交出合格答卷。
编辑:贺冬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