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报道 / 清廉靖边 / 正文

【每日廉语】(八)|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

来源:靖边新闻信息网 发布时间:2023-05-29 09:50 作者:靖边县纪委监委

导语:


为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扎实推进“清廉靖边”建设,靖边县纪委监委联合靖边县融媒体中心开设《每日廉语》专栏,把叙说古事与阐发新理相结合、正面倡导与警示提醒相结合,积极倡导党员干部崇廉敬德、见贤思齐。



廉语

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


出处

典出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七年》
图片
背景

文中提到的正考父是春秋时宋国的上卿,孔子的远祖,曾辅佐戴、武、宣三公,恭俭从政,且地位愈高行为愈检点。正考父为了惕厉自儆,也为了教训子孙,他特意在家庙铸鼎铭文:“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于是,鬻于是,以糊余口。”鼎文的大意是:我曾经三次被国君任命为上卿,每一次都是诚惶诚恐。第一次我是弯腰受命,第二次我是鞠躬受命,第三次我是俯下身子受命。平时我总是顺着墙根儿走路,生怕别人说我傲慢。尽管是这样,但也没有人看不起我或胆敢欺侮我。不论是煮稠粥还是熬稀粥,我都是在这一个鼎里,只要能糊口度日就满足了。


图片
解读

“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一个“偻”“伛”“俯”,把正考父三次受命,一次比一次更为谦卑的形象勾画得淋漓尽致。从常理看,正考父作为辅佐三朝君王的老臣,三次受命, 应该一次比一次更为坦然才是。但是正考父却是始终战战兢兢,诚惶诚恐,低调而谨慎地做事情。正考父所担任的上卿之职在当时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高权重。但是他没有骄纵自己,反倒是恭谨低调,平和有加,俭朴至极。也正是如此,他才能被三朝君王拜为上卿。正考父在家庙上的这段鼎文也启示我们今天的领导干部要权重愈慎、位高愈谦、志得愈恭,时刻谨慎用权,谦虚低调,克己奉公。
网络编辑:王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