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报道 / 清廉靖边 / 正文

【每日廉语】(六)|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

来源:靖边县纪委监委 发布时间:2023-05-24 09:25

导语:


为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扎实推进“清廉靖边”建设,靖边县纪委监委联合靖边县融媒体中心开设《每日廉语》专栏,把叙说古事与阐发新理相结合、正面倡导与警示提醒相结合,积极倡导党员干部崇廉敬德、见贤思齐。




廉语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

出处

典出南朝宋史学家范晔的《后汉书·虞诩传》

背景

东汉汉安帝永初年间,朝歌一带叛匪宁季等数千人连年聚众作乱,攻杀县吏,州郡无法平定。大将军邓骘便命虞诩做朝歌县官。当虞诩的故人旧友都为他深感忧虑之时,虞诩坦然笑答:“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虞诩的这番话充分表现了他迎难而上、为国分忧的担当意识。


解读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意思是,立志追求不容易实现目标的人能够取得成功,做事不回避艰难险阻的人才能不断前进。这句话启示我们,在新时代,全体党员干部要矢志不渝、迎难而上,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


回望历史,前进的道路从不会一帆风顺。无论在承平年代,还是在峥嵘岁月,总会有不畏牺牲、不避危难的仁人志士迎难而上,解时局之围困、成不凡之事业。他们就像一根根柴火,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让中华文明的一炉真火生生不息,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伟大的斗争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危机时刻的强力彰显;是向上向善的中国人民、攻坚克难的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的伟力喷涌;是深沉而持久的文化自信在危险时刻的全力迸发。中华民族从苦难中走来,又在苦难中崛起。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必将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中化危为机,必将在攻坚克难的伟大实践中奋勇前进,必将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中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聚焦当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需要付出更为艰难、更为艰辛的努力。在两个一百年的奋斗交汇点上,我们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一系列重大风险考验。这就要求全体党员干部运用辩证思维来认识和把握国内国际形势,在战略性、系统性和前瞻性上做好工作谋划,以过硬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有效应对长期风险,激发斗争精神和斗争意识,不仅敢于斗争还要善于斗争,及时根据变化形势调整斗争战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让朋友多多的、敌人少少的,努力扭转变局、开拓新局,在复杂多变的、呈现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争取新的伟大胜利。

网络编辑:王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