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题报道 / 2021年两会 / 人大会 / 正文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来源:靖边新闻信息网 发布时间:2021-03-10 09:14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在靖边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代县长 孙利斌

2021226

一、实现新跨越——2020年和十三五工作回顾

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更是靖边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经济运行在十分艰难的局面下持续回升、稳中向好,夺取了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3.33亿元,增长1%;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5.8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6亿元;财政总收入10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4.5亿元,增长6.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6669元、16620元,增长5%8.3%

(一)坚持严防死守,疫情防控取得实效。全国部分地区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我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按照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立即比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应急响应,严管严控、联防联控、群防群控,做实做细各项防控工作,实现零确诊、零疑似、零感染。疫情防控转入常态化之后,在牢牢守住“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底线的前提下,我们审时度势、精准研判,因势而动、因时而变,果断按下复工复产、复商复市“重启键”,全县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有力有序恢复。

(二)坚持稳中求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榆能化一期启动项目填平补齐工程建成投产,靖边成为陕西最大的聚烯烃生产基地。全年生产原油289.6万吨、天然气38.7亿立方米、聚烯烃产品119万吨,加工原油412.6万吨。新能源发电量25.27亿度,获评“中国新能源产业示范强县”。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08万亩,羊子、生猪饲养量稳定在200万只、36万头左右,新建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7000亩、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5000亩、优质山地苹果1.2万亩,打造了靖边版“3+X”农业特色产业模式。通用机场、现代物流园区建设加快推进,中欧班列“榆西欧”专列在靖边顺利首发。统万城遗址公园博物馆主体建成,波浪谷景区开园运营,全年旅游人数突破4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20亿元。

(三)坚持全面发力,三大攻坚成效显著。严格落实“三个过硬”要求,扎实开展“三比一提升”和“三排查三清零”行动,“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全部清零,剩余1377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脱贫攻坚圆满收官。

(四)坚持统筹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启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科学布局城乡发展。红柳路、龙升路雨污排水工程完工,污水处理厂三期提标扩建工程即将建成,芦河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全面启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获评“2020年度中国全面小康建设优秀县”

(五)坚持深化改革,发展活力持续增强。事业单位改革全面完成。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打出“靖快办”政务服务品牌,被全国第四届政博会授予“2020年度政务服务创新奖”。

(六)坚持利民为本,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用足用好“免减缓返补”等政策措施,严格落实就业安置和援企稳岗政策,规范发展地摊经济,全年新增城镇就业45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扎实做好社会救助、临时救助、医疗救助和老年人、残疾人等工作,新建农村互助幸福院14个,城乡低保、五保实现应保尽保。

(七)坚持从严从实,行政效能明显提升。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之以恒抓好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1件、政协委员提案51件,“百姓问政”“县长信箱”和12345便民服务热线受理群众诉求6074件,办复率100%

 “十三五”以来,我们全面贯彻落实中省市各项决策部署,沉着有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

一是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63.33亿元,是2015年的1.4倍,年均增长4.6%,人均生产总值9.5万元,经济总量稳居全省前列。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2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8.6亿元,是2015年的1.3倍,年均增长8%连续五年位居西部百强县、陕西十强县行列,先后荣获国家级荣誉奖项20余个、省级荣誉奖项10余个。

二是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三次产业结构比由“十二五”末7.467.824.8调整优化为9.559.331.2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由2015年的22.3%提高到26.8%,提高了4.5个百分点。玉米、小杂粮等农作物生产创15项全国高产纪录,“畜、薯、菜”三大主导产业提质增效,农业增加值较“十二五”末增长74.7%。工业向多元化、高端化方向发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较“十二五”末增长20.1%。建成3A级旅游景区4个,现代物流业取得历史性突破,第三产业增加值较“十二五”末增长25.8%

三是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建成生活垃圾填埋场8处、污水处理厂2处,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建成省级美丽乡村6个、市级28个,创建市级生态镇1个、生态村5个。芦河出境断面水质达到Ⅳ类,大理河出境断面水质达到Ⅲ类。累计完成营造林22.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14.3平方公里。

四是城乡面貌日新月异。浩吉铁路、靖神铁路、榆靖公路靖边段建成通车,电力、燃气、供水、通信等市政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打造乡村振兴标杆村2个、示范村27个,获评中国最美宜居宜业宜游名县、全省改善人居环境工作先进县、全省县城建设先进县、“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

五是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全县47191564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7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提高,分别达到36669元和1662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1%以内;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100%,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取得明显进步。

二、锚定新坐标——十四五奋斗目标和重点任务

“十四五”时期,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打造“三区三地一中心”,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奋力谱写靖边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奋斗目标是:202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60亿元,年均增长6.5%左右;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35亿元,年均增长8%左右;财政总收入达到135亿元,年均增长6%左右;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5亿元,年均增长6%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5.2万元和2.65万元,年均增长7%8%左右。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全力以赴抓好以下七方面重点任务:

(一)聚焦工业强县,打造陕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承载区。充分发挥“煤油气盐风光”等资源优势,按照“扩煤、稳油、增气、壮大新能源”的总体思路,打造“煤头化尾、绿能兜底”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

(二)聚焦乡村振兴,打造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25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达150万亩,粮食总产量达40万吨,马铃薯和蔬菜产量分别达到60万吨和80万吨;建成百万头生猪、百万只湖羊、百万只白绒山羊和百万只特色养殖 “四个百万”养殖项目,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80亿元。

(三)聚焦可持续发展,打造黄土高原生态文明先行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发扬牛玉琴治沙精神,抓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坚持“北治沙、南治土、全域治水”,统筹山水林田坝草沙、地上地下系统治理。2025年,主要污染物总量、能耗和水耗控制在省市核定范围内,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比2020年减少15%以上,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总量比2020年减少8%,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98%95%,森林覆盖率达39.5%

(四)聚焦新兴产业,打造国家空天地无人系统试验地。以航空产业园区为载体,建成靖边通用机场,建设海则空天小镇、空天地无人系统综合试验测试研究平台、顺丰无人物流等项目。打造特种无人系统综合测训基地、月球开发实验地面模拟基地,配套航空文化展示中心、飞行试验中心、创客中心等服务设施。

(五)聚焦全域旅游,打造边塞文化旅游新胜地。构建全域空间、全域产业、全域交通、全域服务、全域营销“五大体系”,重点打造统万城、长城、阳周故城、芦河、毛乌素沙地、靖边丹霞“三城一水一沙一片霞”六大文化旅游名片,建成西北地区旅游强县

(六)聚焦区位优势,打造西北国际商贸物流枢纽地。加快建设靖边现代综合物流园区,构建靖边全面开放新格局,力争十四五期间,形成5000万吨运力,实现增加值50亿元。

(七)聚焦功能品位,打造榆林副中心城市。坚持中心城区扩容提升、东西两大新区高标协同发展的思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进一步优化布局、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实现撤县设市目标。

三、迈上新征程——扎实做好2021年工作

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力争达到386.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5%左右,力争达到114.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增长6.9%左右,达到15.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左右,达到85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8.5%左右,达到39220元和18020元。

在此基础上,重点做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聚力扩投资稳增长,加快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狠抓项目扩投资。加强招商项目落地服务保障,力争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0亿元以上。49个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328.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05.6亿元;23个重大前期项目总投资3515.7亿元;113个财融投项目总投资39.8亿元,县本级财政投资10.5亿元,年度计划拨付2.65亿元。

精准施策稳主体。把握政策实施的时度效,顶格执行中省市减税降费等惠企政策,帮助企业尽快恢复元气、强筋健骨,促进县域经济企稳回升。

多措并举促消费。全面落实中省市促消费政策,出台重点领域促消费措施。打造全域旅游,以“旅游+”模式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全面拉动旅游消费。

(二)聚力求转型促优化,大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加快开发北部地区的4处煤矿,加快启动陕西靖北能源30万吨/年丙烯碳三碳四综合利用项目等三个重点项目,推进榆能化公司70万吨/年煤制烯烃下游聚合项目等3个重大项目尽快落地实施,力争全年生产原油300万吨以上、天然气35亿方以上、聚烯烃176万吨以上,加工原油450万吨以上。

推动文化旅游突破发展。完成统万城遗址公园项目建设,确保今年8月份开园运营。开展阳周故城、清坪堡考古工作,启动沙漠运动公园等项目,创建国家4A级景区2个。

推动商贸物流做大做强强化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榆林国际陆港,提升煤炭运输交易集聚能力,畅通农产品外送通道,吸纳南方汽车、农资农副产品及石材、瓷砖、钢材等建筑材料通过物流园区集散。

(三)聚力优农业富农村,全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保持过渡期内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做好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的政策衔接、工作衔接、机制衔接,确保不留空档。健全防返贫监测预警和帮扶机制,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守牢粮食安全关。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新建高标准农田5万亩,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08万亩以上,切实保障从田间到舌尖的安全。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围绕“畜、薯、菜”三大主导产业,加快推进“一镇一业”“一村一品”,抓好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着力推进靖边版“3+X”产业模式转型升级。推动百万头生猪项目、万只湖羊和20个千只湖羊基地建设,全力创建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紧抓全省实施“十县百镇千村”试点工程机遇,新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16个、标杆村1个、文明村50个;强化农村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人口8000人;新建靖边镇靖、靖边丹霞等4座110KV输变电工程,改建10KV线路10千米,新建0.4KV线路667千米;实施一批通村组和生产生活道路;全面推进镇村气化工程。

(四)聚力夯基础强功能,不断提升城市建管水平

坚持科学规划控制。编制完成《县城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严格按照“先规划后建设、无规划不建设”的要求,强化部门协作,严格执法检查,坚决查处和纠正规划违法行为,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强制性。

提升城市功能品位。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提升改造县城老区,高标协同推进东西两大新区建设,加快补齐城市基础设施短板。

提升综合管理水平。引导和推动房地产市场开发转向高品质商品房和租赁性住房建设,全面整顿物业管理。新建城区公厕12座。实施城市数字监管平台等“智慧城市”项目,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

(五)聚力重治理强保护,持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大力实施造林绿化。推进县域国土绿化行动,深入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牛玉琴党性示范教育基地建设等重点工程,启动白于山区国家储备林项目。

抓好水生态治理。全面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完成河湖划界工作,强化河道“四乱”整治。完成蒋家窑则水库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除险加固淤地坝10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6平方公里。

切实加强污染防治。开展渣土车整治、机动车辆限行和淘汰、道路移动源污染管控专项行动,持续推进加油站、储油库、散煤、建筑工地、裸露土地、“散乱污”工业企业等专项治理,确保空气优良天数和PM2.5等指标持续进位。

(六)聚力抓改革促开放,着力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和“证照分离”改革,持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拓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启动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优化融合工作。加强县镇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服务事项向镇(街道)、村(社区)延伸,打响“靖快办”政务服务优秀品牌。

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协调推动太绥银快速铁路建设,积极争取将靖边纳入高铁、动车规划圈并在靖边设立站点,推动国省干线公路提档升级,构建内联外畅的交通网络。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能源“金三角”、呼包银榆经济区、呼包鄂榆城市群规划,主动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扩大对外贸易。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再延长30年政策,探索推进宅基地“三权分置”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改革。

(七)聚力保民生促和谐,全面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2600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强化城区四大办学集团和联合体建设,均衡配置优质师资,提高教学质量,着力解决“大班额”“择校热”问题。全力承办好2021年榆林市第十五届运动会暨中小学生运动会。

深化平安靖边建设。抓紧抓细抓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举措,坚决守牢“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底线。启动“八五”普法,推进依法治县。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信访、综治、维稳工作,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

(八)聚力改作风提效能,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十四五”的蓝图已经绘就,但任务十分艰巨。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对本届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建设为民政府千方百计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确保既定的利民惠民实事说一件、干一件、成一件,真正让群众看到变化、感到满意。

建设实干政府。我们将竭尽全力干好每一项工作,把抓落实作为第一责任,不断提升干事创业、争先进位的精气神。

建设法治政府。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严格执行政府工作规则,完善重大决策专家咨询论证和法律顾问制度,推进公众参与重大行政决策。

建设诚信政府。我们要以打造诚信政府为目标,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说话要算数,制定的政策不能朝令夕改,给群众承诺的事情要一一兑现,使讲诚信在干部队伍中蔚然成风,树立政府诚信形象。

建设廉洁政府。坚持政府过紧日子,严控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优先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集中财力抓发展、促发展。自觉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重拳整治不作为、乱作为、“吃拿卡要”等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踏上新征程,实现新梦想,奋斗正当时!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县人民,不忘初心、逐梦前行,以只争朝夕的干劲、滴水穿石的韧劲、改革创新的拼劲,真抓实干、锐意进取,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靖边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而努力奋斗,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网络编辑:王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