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月25日至27日,政协靖边县第九届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在靖召开,来自全县各界的政协委员,肩负重托,汇聚一堂,围绕“三区三地一中心”建设、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发展等问题,谋良策、谏诤言、凝共识、聚合力。
韦光卫
山楂是集生态功能、景观观赏、文化意蕴、食用药用为一体的优良树种。
一、基本情况
2018年在青阳岔镇庙界村引进种植大金星山楂树4000棵,发展山楂100亩,成活率达到90%以上,山楂树均长势良好。
二、发展优势
(一)特性优势。一是效益好。统筹兼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适应强。山楂种植温度、土壤等自然条件宽松,好成活、寿命长。三是价值高。山楂含有人体所需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钙及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有健脾开胃等功效。
(二)我县优势。一是“天时”。我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二是“地利”。我县土地广阔、生产便利,具有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条件。三是“人和”。我县处于战略机遇期、乡村振兴的历史窗口期,发展山楂是我县农民增收致富的现实需要。
张东
我县对羊子产业出台了许多政策。2020年,全县羊子饲养量达到201.9万只,出栏82万只(主要为肉食品),年产羊肉1.5万吨以上,实现羊产业产值11亿元。全县建集中屠宰点1处,宰前、宰后检疫站1处,冷储运输车辆4辆,年集中宰杀羊子11万只,个户宰杀羊子15万只。2020年12月,靖边羊肉入选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一、存在问题
(一)资金投入不足。因财政资金紧张,扶持资金相对减少,基础设施滞后,严重制约了羊肉品牌打造的推进工作。
(二)集中屠宰点严重不足,宰杀成本增高。全县经政府审批合法的羊子集中屠宰点只有1个,每只收取屠宰费31元,宰杀成本高,影响了农民收入。
(三)羊肉产品加工企业缺失,农民增收受限。我县羊肉产品大部分是原材料出售,没有经过加工、包装,增收空间小。
(四)宣传引导缺位,品牌效益受到影响。农民的品牌意识淡薄,宣传引导力度不够。
武世宏
国家对中小微企业出台了许多减税降费政策,包括各级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的企业申报的各类项目,随着项目种类的增多,申报环节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找准扶持政策与企业的结合点较为困难。融资费用补贴政策、企业所属行业、项目内容、项目所属期、投资额度等要求,多数中小企业无法同时满足申报条件,被拒之门外。
二、当前政策工具日益丰富,全面深入掌握政策较困难。政策落实除涉及财政、工业商贸局外,还需发改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统计局、安监局、环保局,税务局等部门的工作。企业要学习申报扶持政策需与多个部门沟通,将分散的政策集中起来,实行动态管理。
三、政策从出台到具体操作落实时间较长。一是政策实施细则出台较晚,企业只知道政策的大概内容,不知如何落实,何时落实。二是政府资金投入时间推后,由原来对企业的事前补助,逐步转变为先上后补,贷款贴息等方式。
冯彩强
我县现有持证残疾人10141人,其中0-18岁554人,18-59岁5208人,59岁以上4379人;就业年龄段有就业需求残疾人2200人,其中2019新增就业88人,2020年新增就业72人,残疾人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我县残疾人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就业总体压力给残疾人就业带来不利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使低素质、低技能劳动力供大于求,导致残疾人求职受冷遇,就业相对困难。
二、部分企业存在歧视残疾人现象。有的企业同工不同酬,有的企业认为接纳残疾人有损企业形象,宁愿缴纳保障金也不愿意安置残疾人。
三、部分残疾人择业观念不正确,等、靠、要的思想严重,摆脱不了对社会和家庭的依赖,缺乏竟争意识和创新意识。
四、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政策法规不够完善,执行乏力。相关的法律法规缺乏配套的实施细则,操作性不强,现行法规的执法力度不够,对某些就业歧视行为没有强制执行和处罚的措施。
乔志荣
县域公共品牌是产品的重要附加值,它不但能提高产品的形象和知名度,还能提升产品溢价。如今,“阜美靖边”县域公共品牌的创建,标志着靖边县县域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大“阜美靖边”县域公共品牌宣传推广力度,提升靖边产品竞争力。
一要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健全“阜美靖边”县域公共品牌发展政策体系,出台《“阜美靖边”县域公共品牌管理办法》,加强管理。
二要扩大产品终端市场。政府要搭建平台,积极引入更多经销商、渠道商等外部优势资源共同做强做优“阜美靖边”县域性公共品牌。
三要推广公用品牌理念,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行业协会等组织在提供生产服务、制定产品标准、维护品牌权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四要在公共品牌营销上要建立全员营销,引导企业大力开展全员营销,使分散的力量形成合力,增强市场竞争力。
熊永平
当前,我县脱贫攻坚工作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是长效机制落实不到位,二是扶贫产业发展制约因素较多,三是贫困地区村庄建设问题较多,四是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不够紧密,五是内生动力有待加强,六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资金缺口较大,七是个别扶贫干部因长期奋战在攻坚一线,产生疲惫心理和消极厌战情绪。
建议在十四五期间,我县要强化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工作,具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优化政策,根据顶层设计动态,结合县情实际,研究探索建立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二是加强调研,听取各方的意见和建议,系统全面掌握情况,统筹谋划全局,及时解决问题;三是制定规划,以解决目前脱贫攻坚专项规划与乡村振兴专项规划“两张皮”的问题;四是总结宣传,找到一些实施乡村振兴的好办法、好路子;五要全面落实奖励激励制度,提升和激发广大扶贫干部的“精、气、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