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中国人心中最温暖的节日,也是游子归乡、阖家团圆的时刻。我带着对家乡的思念和期待,踏上了回家的路。短暂的假期,我既享受了与亲人团聚的温馨,也感受到家乡近年来的变化。
2月1日,人们在靖边县政府广场游玩。孔垂楠摄
从“慢火车”到“快时代”
腊月二十八,乘坐城际列车,我踏上归途。同车乘客李三立在西安做建材生意。他说,以前在两地奔波,不论汽车还是火车,一趟下来都让人腰酸背痛。如今乘坐动车,从西安到靖边只需5个小时,舒适安全。“以前回家过年,路上就得折腾一天,现在早上出发,下午就能到家吃上热乎饭。”李三立说。
曾经,“下西安”的这趟行程令人头疼。靖边至西安“复兴号”动车组开通后,路程未变,时长减半,解一解乡愁不再需要忍受路途的煎熬,安全便捷的交通方式“缩短”了空间距离。
从“黄土坡”到“新家园”
正月初二,笔者来到靖边县东坑镇硬地梁村的草莓采摘园,映入眼帘的是整齐的温室大棚。棚内温暖如春,红彤彤的草莓让人垂涎。打理大棚的村民介绍,硬地梁村过去以种植玉米、土豆、小杂粮为主,因为收入不高,年轻人大多出去找活儿做。现在,村民们通过入股分红、务工等方式参与乡村振兴,收入比以前高很多。他算了一笔账:“这一棚草莓预计能收入6万元到8万元。”
黄土地上不只长玉米、土豆,还长草莓、樱桃。印象中超市货架上鲜嫩的水果长在这熟悉的土地上,让我感到有些陌生,也有些欣喜。
从“传统年”到“新气象”
正月初四,跟随来自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赵瑞一家,我来到了闻名遐迩的波浪谷。冬日里的丹霞地貌少了夏日的喧嚣,多了几分静谧与壮美。层层叠叠的红色砂岩和积雪交错,在阳光的照耀下,蔚为壮观。赵瑞被眼前的美景深深震撼,不停地拍照留念。他说:“趁着假期出来,既和家人见识了独特美景,也在工作之余得到了真正的休闲放松。”
夜幕降临,靖边县政府广场,各式各样的彩灯璀璨夺目,将夜空装扮得五彩斑斓。市民走出家门,聚在一起跳广场舞、踢花式毽子、赏花灯,感受浓浓年味。和未婚妻一起赏灯游玩的张向楠介绍,年前刚给家里换了新电视,享受到了1000多元的国家消费补贴。张向楠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不缺吃喝,过了年我们就结婚,让亲朋好友也沾沾喜气。”如今过年,很多人选择走出家门,饱览祖国壮丽的山川。
城市的发展提升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也为传统节日注入了新的活力。正月初六,靖边城区长城路中央的隔离带被逐一拆除。我知道,这是因为各单位组织的秧歌巡演即将开始,并将在正月十五达到高潮。陕北的年味随着正月十五的临近愈发浓厚,而我也将告别家乡,踏上新的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