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聚焦 / 部门动态 / 正文

县交警大队驻村工作队:做群众的贴心人

来源:靖边新闻信息网 发布时间:2020-09-28 08:46 作者:李青
      本报讯(李青)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县交警大队驻龙一村工作队以扶贫为己任,不断加强工作队自身建设,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不落下任何一户,做到户户有脱贫产业、家家有增收渠道,积极开展智志双扶、美丽乡村建设、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有效地巩固了脱贫成果。
       龙一村地处靖边县城东南22公里处,位于龙洲镇政府坐落地。全村共有贫困户65户,248人。2018刚到龙一村的时候,靖边县公安局交警大队驻龙一村第一书记李青就发现龙一村基础设施薄弱,村民文化程度不高,土地贫瘠,农业生产条件很差,高经济附加值作物生产十分困难,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水平低下,群众生活困难,扶贫底子薄弱,开发任务艰巨,也正是这种落后的面貌和贫瘠的生活条件让工作队下定了扶贫的决心,“一定要改变村民的生活!”。
       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架起奔向小康桥梁
       基础设施建设是脱贫的基本保证,驻村工作队通过大量实地走访摸排,对全村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完善,先后投资400多万元,通过铺埋人饮管线、改造农户网、铺设生产道路、硬化村道、平整土地、新建文化广场及卫生厕所、安装变压器、增加净水设备等,不断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全力解决村民生产生活的难点,为全村群众架起了奔向小康生活的桥梁。
       结合龙一村当地实际情况,驻村工作队联合龙一村党支部、村三委、村民代表等确定了美丽乡村建设致富路,并赴河北省东太行进行了实地参观,学习旅游产业发展、特色民宿酒店,对现有农家院进行了指导,扩大了农家院规模,增加了群众收入。在确定了美丽乡村建设致富路以后,龙一村四支队伍与村民积极协商,探索出“三变”改革+现代农业+全域旅游的发展模式,以“观光旅游、休闲采摘”为发展思路,将龙一村打造成一个独具特色的旅游村。目前,该村已有300余亩的采摘园,已同北京中景信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合同,打造龙洲丹霞地貌主景区,目前正在有序建设中。
       脱贫路上不落一人,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的总要求。2020年以来,县交警大队驻龙一村工作队积极推动农户个体产业发展,先后联系县交警大队、农供站、综改办,协调引进帮扶资金29.48万元,用于建设村集体经济农机机械大棚一处,庙渠、李家渠、上湾人饮管线2.8公里,五条界淤地坝加固及排水;联系县农业农村局,争取香谷米种子800斤,荞麦籽3500斤,油葵籽80斤;购买大小型农机械等,大大拓宽了村民增收致富路。
       全面落实惠农政策,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
       结合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工作队全面进行了贫困家庭的调查摸底,扎实开展了“农村低保”及“困难群众救助”两项制度衔接,将全村低保户全部纳入扶贫对口帮扶对象。认真落实国家各项支农惠农政策,把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农机具购买补贴等政策落到实处。根据走访了解、听取贫困户的意见及愿望,针对贫困户的现状制定了合理的脱贫规划。结合实际情况,联系民间私企争取过冬棉衣及化肥,对全部贫困户进行了集中慰问,切实从点点滴滴入手,解决群众实际困难。
        精准“对症下药”,解群众燃眉之急
       针对特殊困难户,驻村工作队深入研究,精准“对症下药”,解群众燃眉之急。贫困户王育红一家5口挤在一间破旧的窑洞里,眼看着孩子们渐渐长大,王育红多年来最大的愿望就是攒够钱,盖一间房子,让一家老小不再拥挤。驻村工作队在摸排中发现这个问题后,及时商讨,主动为王育红提供了5吨水泥、20方砂子、15块楼板、5方石子等,帮助他拥有了自己的新房子。听到王育红还有创业的热情,但是苦于缺乏资金,驻村工作队又为王育红送上100只鸡仔和700斤猪饲料,帮助其发展产业。为了鼓励王育红的创业热情,驻村工作队又帮其进行了生猪销售。
      扶贫的道路道阻且长,但是县交警大队驻龙一村工作队有更多的热情和创想期待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绽放。
网络编辑:贺冬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