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旅游 / 文化广场 / 正文

画里年味长

来源:《陕西农村报》 发布时间:2025-02-14 20:36 作者:孙文胜

喝了腊八粥,空气中便弥漫着迎新年的喜庆和温馨。此刻,我总会想起儿时家中张贴的年画。那浓烈的色彩、生动的构图,是尘封在记忆深处一幅幅温暖的画卷。

年画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每一幅年画都有其独特的寓意和内涵,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祝福和祈愿。

小时候,每逢春节来临,娘都会带我去赶集买年画,回来贴在门上、墙上、窗户上。老街不长,各类年货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各式各样的年画让人目不暇接。欢腾的龙舞狮跃、美丽的花卉芳草、和蔼的福禄寿星……画面充满了喜庆和祥和。娘在一幅画前停住了脚步,弯下腰仔细欣赏。画上是身着红袍的财神爷,笑容满面地捧着金元宝。摊主向我娘推荐:“这幅画突出的就是个大元宝,您买了财源滚滚运气好。”我娘说:“有钱没钱,得靠自己双手干。我倒是蛮喜欢《莲年有余》里的胖娃娃。”摊主笑着竖起了大拇指,掐截细绳就给我们捆扎了画。

过了腊月二十三,娘就张罗着贴年画。在土炕的墙壁上,她先比画出大致的轮廓,再拿起刷子,沾上浆糊,均匀地涂抹在画的背面。她神情专注,动作轻柔,仿佛在进行一项仪式。每贴完一张年画,她都要退后几步,仔细地端详一番,眼中是满足和欣慰。我给娘帮忙,也不由沉浸在那份独特的氛围里。

戏曲年画在农村有市场,内容有《拾玉镯》《天仙配》《人面桃花》《杨门女将》等,生旦净丑惟妙惟肖,唱念做打活灵活现,每笔每画充满了艺术气息。站在年画前,一边欣赏着画中的人物,一边听娘讲戏里的情节。那些或悲或喜、或英勇或柔情的故事,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霸王别姬》的戏曲年画上,项羽与虞姬依依惜别,那种生离死别的情感深深地打动了我。想起那句“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诗句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莫名的惆怅。

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年画是《昭君出塞》。画作描绘的是昭君离开汉宫,前往匈奴和亲的场景。记得画面的背景是一片辽阔的荒漠,天空呈现出深邃的蓝色,远处灰黄的沙丘起起伏伏,与天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朔风呼啸的大漠,昭君身穿紫色汉服,披挂红色狐裘,坐在一匹白马上,身边跟随着仪仗和侍女。一把琵琶抱在昭君怀中,她手指轻抚琴弦,好像在诉说着无尽的心事。

年画承载了我对家的思念、对童年的回忆,对传统节日的热爱。每逢春节,我都会想起那些贴在墙上的年画,想起那段温暖的记忆。

(转载于《陕西农村报》)

网络编辑:王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