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处,几枝绽开的桃花,映衬在一棵棵毛头柳树上;远处,西寨子山上,一段长城残垣横亘在山顶,中间连这一座高高的烽火台。山坡上,各种树木微微泛绿。西山脚下,一排排窑洞、一幢幢小型民房建筑,错落有致。图片底色蓝黄相间。蓝色的天空,给人以纯洁、自由和无限的希望。黄色的土地,尽显黄土高原的本色和沧桑的历史感。
这就是田捷主编的大型画册《镇靖古堡》封面照片。
照片内容是镇靖古堡全景。拍摄时间应该是在某个春天。作者选用这张照片作为画册的封面,我想,除了能够反映出古堡的全貌外,更多的融入了作者一家子孙三代,对家乡古镇浓厚的情感和美好的期望。
《镇靖古堡》一书由中国图书出版社出版,全书正页575页,15万字,1800多幅照片。内容分:“古堡遗存”“秦明长城”“解放镇靖”“魅力古城”“芦靖湖”“人物春秋”“艺文精品”“镇靖新貌”“非遗文化”“风土人情”等十个部分。将古镇的人文历史、地理地貌、民俗风情、名人名家记录收编,完全可以古镇方志流芳后世。书名由著名书法家韩亨林题写。仅书的重量就5.2 斤,标准的一个的“大部头”作品。
镇靖镇是作者的家乡,也是我的家乡。镇靖镇伙场坬村是我出生的地方,我从小就生活在那里。我的小学、初中生活都是在那里度过。那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里,包括千年古堡。所以,读《镇靖古堡》,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书中那一段段深情的文字,一幅幅熟悉而美丽的画面,勾起了我无限的回忆和浓浓的乡愁。
田捷是我的前辈,也是我非常仰慕的摄影艺术家。2010年8月,靖边县摄影家协会成立后,田捷任协会主席,我是协会的会员。遗憾的是由于自己缺乏灵性,加之坚持不够,没有取得什么引以自豪的成就。《镇靖古堡》画册,装帧精美厚重,内容图文并茂,既有人文和纪实类照片,也有山川美景风光类,每一幅图片都是经典之作。“古堡遗存”里56幅图片,真实的记录了镇靖古堡的现存遗迹。有老爷楼、中山台、北城门、古堡城墙、西寨子城廓、关帝庙等。尤其是10幅跨页照片,精美大气,从各个不同的角度鸟瞰古堡全貌,除了让人了解镇靖古镇的地里地貌外,还给人以美的享受。充分体现出了作者对古堡的深刻理解和强烈的表现欲望。这些作品的拍摄,也只有真正了解古堡文化历史的人才能完成。《镇靖古堡》画册做到了,而且做的很好,很完美。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也是世界上最宏伟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靖边县境内有秦、隋、明长城203公里,镇靖镇作为明长城段重要保护区域,受到各级的高度重视,2020年10月被陕西省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镇靖古堡》“秦明长城”画册37幅关于长城的图片,从春、夏、秋、冬四季,将镇靖镇域内长城各台、墩以及城墙残垣,作了全方位的拍摄和详细记录,对于弘扬长城精神、传播长城文化和保护长城遗迹,起到了积极作用。
镇靖堡,位于靖边县镇靖镇镇靖村,距县城张家畔8公里。古时称乌延城。城堡依山傍水,有东、南、西、北四面城垣及城门,自古就是边塞军事防御的要冲之地。民国二十六年(1937),中共靖边县委、靖边县抗日民主政府机关入驻镇镇城,成为靖边县委、县政府所在地,直至民国三十一年(1942)秋季迁至张家畔。镇靖古堡,不仅是一座重要的边关要塞之地,更是一座有浓厚文化底蕴的古镇。历史上,唐夏州节度使李祐、延绥巡抚王锐、余子俊、丁锡奎、牛庆誉、李棠等都曾在此任职。《王贵与李香香》的作者、著名诗人李季,也曾在这里有过短暂的工作和生活。所有这些都为镇靖古堡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今天的镇靖古镇,也是人才辈出,各行各业都涌现出不少值得赞颂英雄模范人物。爱国民主人士、陕北著名社会活动家白文焕、文教英雄杜芝栋、著名剧作家姚以壮、边区劳模张玉珍等画册里的300多名人物,都是从镇靖古堡走出的杰出代表,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和领域取得了骄人的业绩。正如画册前言所言“镇靖古堡,有着浑厚的文化底蕴,孕育出一代代杰出的古城儿女。这些诞生在镇靖古堡的英才,而今成了镇靖和靖边宝贵的历史财富。”
《镇靖古堡》画册主编田捷和摄影田高阳为父子关系,两人均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子承父业,一家父子两个中摄协会员,这种情况还是不多见的,更何况子孙三代都为摄影人,并且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就更廖廖无几了。其孙子田一寒,从小受家庭影响,跟着爷爷田捷学摄影,小有成就,获得过省级摄影奖项,已显露出良好的摄影天赋,帮着爷爷田捷完成了《镇靖古堡》画册的部分摄影作品。
《镇靖古堡》的出版,为千年古镇修志,为古堡立传,它将对古城镇靖人文历史的传承与弘扬,起到积极而深远的作用,也将为古镇的后人留下一份难得的厚礼。
田捷,一个为古镇立传的人;《镇靖古堡》,一部千年古堡的历史画卷。
(作者系靖边县文广局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