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是人类对自然界的信仰和崇拜,以及由此而产生的道德规范,礼仪制度,组织结构和文化传统。宗教通常涉及对鬼神、灵魂、天堂、地狱等超自然现象或实体的信念,以及对人生意义的终极目标,死后生命等问题的回答。
无论是何种宗教都有自己信仰的宗神,和供俸神祗,祈祷神灵的地方,但其名称各有不同。
道教中的庙,泛指宗祠和神庙。在封建社会一个家族和一个宗族都有自己的宗庙﹙俗称祠堂﹚,来供俸自已的祖先,按照传统习惯,每遇婚丧大事,必到宗庙中去认祖、祭祖,增设牌位等活动。每年遇到重大节日,如春节,清明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和十月初一日的送寒衣节,也必到宗庙中去祭祖,拜祖。
道教崇信多神,最高的宗神为元始天宗、灵宝天宗和道德天宗,统称三清。最高神位为玉皇大帝,上管天神,下管阎君、龙王,中管人皇,大小尊神不下数百,权力至高无尚。
道教所所捧奉的经典为老子的《五千言道德真经》。
道教中的神庙,包括观和普通庙宇,如全国最著名的北京白云道观,以及各地所敬的真武祖师庙,关圣帝君庙,龙王庙,土地庙等,但在等级上有所区分,一般观比庙大。观是道士修行养道之处,如陕北最大的观白云山道观,就有大小庙宇35座,除正殿供俸着真武祖师坐像的真武大殿外,还有纪念真武大帝脱胎成神之处五龙宫偏殿。此外,观内还建有三清殿、元辰殿、三圣殿、玉皇楼、关帝庙、东狱庙、魁星楼和文昌阁等。观内除主建筑外,还建有三道天门,钟楼、鼓楼和藏经阁等,整体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建筑群。观内神职人员除了主持道长外,还有众多的道士、居士等。庙有驰名的镇川黑龙滩龙王庙,神木二郎山的二郎神庙等。庙有时也泛指各种庙宇。
靖边较为出名的道观有东坑镇的乌云山道观。该观历史久远,相传在元代,世祖十七年﹙1279﹚,蒙古族为敬俸成吉思汗,在此建起鄂尔多斯巴都古敖包。明神宗万历十二年﹙1584﹚,又在此建起真武祖师庙,成为蒙汉共敬的神庙。此后,在清同治年间和文革中曾两次被毁。1985年,蒙汉信教群众多方集资,在此重建真武祖师庙和巴特呼敖包。此后,庙宇逐年增建,不断扩大,形成了庞大的建筑群。观内现建有真武大殿、娘娘庙、观音阁、财神庙、龙王庙、巴特呼敖包、转运殿和闵公塔等,占地面积达到了140余亩,被县宗教部门正式命名为“乌云山道观”。 乌云山道观现在香火旺盛,每年设三、四、六、九,四个庙会,吸引了四方香客来此朝拜观光,使其成为靖边县知名的宗教圣地和旅游景区。
新房滩白云坛道观,始建于清道光年间、迄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文革中遭破坏,改革开放后重建。新建的庙观布局严整,气势不凡,色调统一,环境优美。主建筑真武祖师大殿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宏伟壮观。大殿两旁建有九天圣母娘娘殿、三官大帝殿,供俸着七十二位诸神。上层建筑有弥勒佛和观音大士殿,上下为一释道合一的神殿,形成了道教文化和旅游文化融为一体的庙观。
红墩界镇的三皇庙,气势雄伟,歇山项,曲拱回廊,三皇高坐。殿外有九龙照壁,汉白玉围栏,内外相映成辉。每年庙会中所举行的祭祀活动,仪式隆重,进退如仪,体现了道教文化的庄重典雅。
黄蒿界的神水沟庙,建于明崇祯二年﹙1629﹚,庙宇不大,但名胜古迹甚多,内有“送子石穴”、 “神奇崖洞”、 “玉女神峰”、 “十三神泉”、 “参天神树” 等景观。庙区景色秀丽怡人,尤其是娘娘庙,据传是为了纪念促进蒙汉和睦相处的“忠顺三娘子” 克图哈屯而建,很有象征意义。
红墩界的圪洞河所建的“十三敖包相连”, 独具特色,成为一座蒙汉共敬,促进民族和睦交流的一座桥梁。
龙州的兴隆寺和玉皇庙造型古朴典雅,体现了龙州的寺庙文化深厚的底蕴。
“寺”,原是古代朝廷的行政机构,如大理寺、太常寺、光禄寺等。然而,后来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寺便逐渐演变为佛教寺庙的名称,如洛阳的白马寺,武汉的归元寺,陕西的雁塔寺等。寺院的主要建筑有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楼等,寺院内设主持方丈等神职人员。
佛教信仰的宗神有释伽摩尼佛、弥勒佛、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等。所捧奉的经典为《佛经》。
“庵”,为佛教女子修行养性的地方﹙俗称姑姑庵﹚。道教宗庙中亦有称庵的,如陕西的八仙庵,敬俸的就是道教中的八洞神仙。
靖边县较为出名的寺院有小河镇的清凉寺,该寺据遗存的碑文记载,远在北魏时期,就建寺于石嘴塔,后经唐、明等朝代几次迁址,直至清康熙年间,才定址于今清凉山。该寺建起后,经过多次扩修,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寺庙文革中遭到破坏,改革开放后,经过多次扩修,基本恢复了原貌。2012年,被靖边县文管所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寺庙。现在该寺香火旺盛,吸引四方游客来此观光旅游,已成为一座佛教圣地。
庵禅寺,是我县现保留下来的唯一一座姑姑庵。据该庵遗存铁钟记载:此庵始建干明正德七年﹙1563﹚,距今已有463年的历史。后遭清同治年间和文革中两次破坏,几成废墟。1986年,开始重建,经过多次扩建,现在已初具规模。
“寺”,伊斯兰教的神庙也叫“寺”,如清真寺。伊斯兰教所崇的主神只有一位,即真主安拉,所捧奉的经典为《古兰经》。神职人员有主教,毛拉,阿訇等。伊斯兰教教徒忌食猪肉,过斋月等。
“堂”,是天主教和基督教徒们礼拜和忏悔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天主教和基督教只信仰尊神天主耶和华和圣母玛利亚,耶酥为天主的传言人,神职人员有主教、神父﹙神甫,基督教称牧师﹚,修士、修女等。所捧奉的经典为《圣经》。
我县规模宏大的教堂在东坑镇农业园区内,为“天主教榆林教区主教府”,其次,为毛团天主堂、天主教圣母亭,小桥畔天主堂,和宁条梁天主堂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县的宗教工作基本走向了正规,好多被破坏的庙宇得到了恢复,并且有了较大的发展,成为当地群众活跃文化生活和利用庙会进行物资交流的重要场所。一些大型庙宇也成了吸引了外地香客前来旅游观光,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
各信教群众在“爱教、爱国”这面旗帜指引下,能够遵纪守法,进行正常的宗教活动,这是我县统战工作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作者系靖边县教育局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