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旅游 / 文化广场 / 正文

百年党史永不忘

来源:靖边新闻信息网 发布时间:2024-06-18 14:39 作者:奥增业

竹板一打竹拉拉响,心情激动走上场,

全体党员聚一堂, 欢天喜地庆贺党。

建党一百零三周年, 全国人民喜心间。

百年大党不平凡, “一大”诞生上海滩。

十三位党员组成班,毛泽东当时是委员。

遵义会议转折点, 毛主席有了领导权,

新中国成立四九年,全国解放晴了天。

“三反”“五反”除贪官,枪毙了刘青山、张子善。

小日本赶出中华地,蒋介石滚到台湾去。

彭大将军带领志愿军,抗美援朝立大功。

林副主席接班人,温都尔汉丧性命。

七六年不寻常,三位伟人上天堂。

唐山地震民遭殃,党中央粉碎了“四人帮”

三中全会开得好,改革开放春天到。

各行各业起高潮,冤假错案平反了。

十八大召开这十年,习主席思想暖人间。

脱贫攻坚打硬仗,十四亿人民进小康。

这些功绩哪里来,党的恩情深似海。

一有党中央领导英明, 二有无数先烈流血牺牲。

三有老党员不忘初心,四有勤劳勇敢的全国人民。

咱农民住在农村,多数人文化低没有水平,

李守林、常维华、牛玉琴,小螺丝钉威力无穷。

沙石峁好党员层出不穷,今年光荣在党五十年四个老人。

王治福是个高中生, 靖中毕业到农村,

七四年一月进党门,苗仲清是他的介绍人。

知识青年要下乡,当时环境最吃香。

小王回到他家乡,沙石峁三队任队长。

土疙瘩林林生来,土疙瘩林林长;

种过战备田喂过羊,一颗红心向太阳,

五十年光热献给党。

龙州是个好地方,五二年出生了个任继芳。

家境贫寒没学上,十六岁当上“铁姑娘”

不怕苦累不怕脏,长城脚下女闯将。

群众推荐党员帮, 七四年二月入了党。

修渠大坝造良田,双手撑起“半边天”

这样的好女子谁不亲,瞅住沙石峁三队王凤平。

王凤平是个退役兵,七五年两人结了婚。

夫妻好好过光景,处处都是带头人。

不忘初心和使命,跟党奋斗到终生。

风平的事迹今不提,明年“七一”再贺喜。

解放军是个大学校, 再看服役军人韩国保。

国保今年七十三,家住我村韩家湾。

七零年入伍到新疆,驻地喀什是边防。

军营生活很活跃, 坚持站岗要放哨。

自己文艺有爱好,地方文化活动常常到。

生龙活虎文艺兵,七四年四月进党门。

第二年复原回家中,与双伙场一个俊女子成了婚。

复原军人素质高,当时农村人才少。

大队民兵任连长,劳武结合练兵忙。

九一年小流域到本村,他巧抓机遇跑得紧。

打了三眼抽水井,九十亩荒地推成功。

工作积极上劲性强,九四年换届任村长。

五年时间虽短暂,村史里面添了个小段。

我们党越活越年轻,最后夸夸老党员候旺荣。

旺荣一九五五年生,土生土长沙石峁人。

七二年开始吃财政,销售农产品为群众。

卖火柴倒石油,化肥送到农民手。

杨桥畔高家沟,群众都叫他小候。

废旧公司是内行,后来调到采油厂。

采油厂奋斗二十五年,后附文章读者看。

(白)话说候旺荣同志1991年调到延长油田靖边采油厂后,始终牢记党员身份,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一心一意为职工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尤其是在担任采油厂工会副主席期间,他一方面认真学习贯彻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重要会议精神,不断提升自身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他依据工会自身独有的群众优势和资源条件,密切联系职工群众,积极开展各种培训活动、教育、民主管理、维护帮扶、改善工作条件等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一系列活动,受到全体职工的一致好评。

2015年退休后,年近七旬的他保持共产党员本色,没有选择舒适的城市生活,毅然回到农村老家辛勤劳作,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美好生活,模范的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他还经常主动帮助村里的孤寡老人排忧解难,为子孙和青年党员树立了良好的榜样,是村里党员的楷模,值得大家学习。

(唱)老侯的好事千千万,一时三刻叙不完,

扭转嗓门调转板,再把九旬党员捎一段。

有位党员九十整,六二年入党到如今,

六十二年跟党行,村里任职十几春,

还到大寨取过经,贫协开会进省城,

靖边石油公司看过门。

老汉是个文艺兵,政策宣传跟的紧。

儿子叫个王万斌,文工团里领路人。

女婿爱唱眉户戏,《梁秋燕》扮演好女婿。

他的小外孙朱小飞,笛子吹红大陕北。

王老虽老精神好,骑上三轮全村跑。

戴上花镜看书报,念念不忘共产党好。

沙石峁党员六十多名,充分体现老中青。

老党员个个不忘党的恩,青年人人要谦虚谨慎。

大风大浪中勇当标兵,紧跟党中央继续前进。

(作者系杨桥畔镇沙石峁村原党支部书记)

网络编辑:王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