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我受党支部指派参加了靖边县老干部合唱团,在节日期间开展演出活动。退休了无事可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同时,还在老车站新华广场参加群众自发组织的娱乐活动,也是一种趣事。
老干部合唱团在河湾老干部活动中心二楼举办,活动时间在星期二、四、六早上练歌;星期一、三、五晚上又在老车站广场参加新华艺术队的活动。每天活动内容大多是演唱毛泽东时代的红色歌曲,我在艺术队同一群器乐爱好者为他们笛子伴奏。笛子伴奏者有时三、四人不等,有时只有一个人,都是老同志自娱自乐,人员来去自由。但在节目演出时无一人缺席。
“十一”期间,全县各种演出队集中到新区广场室内,主打合唱,号称千人合唱团,声势浩大,场面红火,热闹异常。有六十多号各类乐器人员吹拉弹奏;大合唱指挥有三人,各负自己合唱团的指挥乐章。偌大的椭圆形内东南西北座椅都挤满了演职人员,中间场地三分之二供演出场使用,三分之一就被乐队人员占据。大合唱在先,中间还有各团体的小节目出演。新华艺术队演出的《军民大生产》、靖边县星慕旗袍文化艺术团演出的旗袍秀《书香女子》、扇子舞《在希望的田野上》等颇受欢迎,掌声热烈。
千人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梦中的兰花花》,大合唱《共筑中国梦》《山丹丹开花红艳艳》、《最美不过夕阳红》,博得掌声雷动,还有千人大合唱《山那边》《秋收》更胜一筹。三支大合唱团各有各的风范,各有自己的路数。尤其是王志利指挥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全场人员起立,掌声雷动,从东南西北各方位指挥非常震撼,颇有风趣,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排练《秋收》时,正是靖边父老乡亲们秋收之时,在县城或附近乡镇的人们趁节日时分赶回自己田野收获农作物去,而没有地可种的人们趁机出去旅游一番,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而后,大家又开始排练节目。
大家知道,2023年12月26日是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诞辰130周年纪念日。毛主席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无私奉献了全部,就连自己的爱人杨开慧、儿子毛岸英等六位亲人都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毛主席深受中国人民的敬仰,爱戴和怀念。
我们这一代人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对毛主席无比崇敬。解放后出生的人们都是在红色革命歌曲传统教育中生长、学习、长大,后来工作到老。这代人应该是人生之中最幸运的一代人。起码没有经过国内外战争的劫难。进入新时代,新征程,生活在吃、穿、住、行、医、教、用和养老等方面无忧无虑、国泰民安的时代,一帮老年朋友欢聚在一起,用当年红色歌舞颂扬美满幸福生活,歌颂毛主席,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传承红色教育,也是一种幸事。
塞北风光,天寒地冻。在白艳娥女士的带领下,大家集中在金华路社区提供的暖房中活动。为了庆祝元旦、毛主席诞辰130周年,利用周六、周日排练节目。金华路社区也有节目,准备在2023年12月26日两家举办一次文艺联欢会。
12月26日马上就到,2024年元旦来临。那天中午,人们不约而同来到金华路社区,宽敞亮丽的社区大院聚集了不少演出人员和观看的群众。演出场地就在室内,我随人们进去,桌、椅、凳摆放齐整,台中央上方横挂了红色条幅:金华路社区喜庆元旦暨纪念毛主席诞辰130周年,红歌联欢会金色字样给人一种祥和喜庆感。
乐队安排在后边两排,有的人员坐下调弦练琴,两名萨克斯管乐演奏者正从乐盒中取乐器。指挥过来让我和另一名笛手坐在管乐旁边。乐队人员陆续到齐了,通常板胡老师在中间,今天,由于场地所限,安排在东头单独一座椅上。指挥让大家侧身面向板胡老师便于在板胡引导下乐声齐整。乐队人员有24名,比平时多了不少,这个艺术队的人气指数很高,有几名乐手就是刚刚邀请来的。演员们正在化妆,穿着艳丽,喜气洋洋,虽说是些老年人,但个个精神抖擞。
大家正在等待领导们的到来,指挥说:“今天,是毛主席诞辰日,大家要唱《东方红》歌曲,开场前必须唱这首歌。”是啊,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带领人民军队经过艰苦奋斗,前仆后继英勇战斗,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中国人民才获得了新生。是毛主席的领导才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命运。《东方红》这首红色歌曲,大家耳熟能详,记忆犹新。正如,农民诗人李有源唱的那样: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大救星……
随着社区领导的就坐,西装革履的张海红、白女士两位主持亮相,在各位领导发表了热情洋溢地讲话、致辞,白艳娥队长激情奔放的演讲后演出开始。
在场全体人员起立高唱《东方红》拉开了序幕,器乐合奏《喜洋洋》,板胡、二胡、三弦、扬琴、笛子和萨克斯那悠扬、高亢、宏亮的声音响起,观众给予掌声;开场舞《新春秧歌》,在罗玉霞、余生梅等八名舞蹈演员的表演下把演出节奏加快,热烈鼓掌。由于是联欢会,社区里推出女声独唱《如愿》博得掌声。表演唱《战士爱读老三篇》,由郝振丽、张玉琴等人表演。他们穿着八十年代解放军黄军服,领章、帽徽熠熠生辉,光彩照人,给人们带来祥和感,掌声不断。
接着由刘怀民作词作曲,孙世国演唱的《毛主席当年在靖边》,把人们带入了毛主席当年转战陕北,在小河召开著名的“小河会议”的情景之中。
话说,国民党蒋介石反动集团同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共产党,进行“围剿”与“反围剿”的斗智斗勇。从井冈山、瑞金、长征到延安,直至抗日战争爆发,全国对敌斗争的主要矛盾由国共矛盾转变对日作战的主要矛盾,在全国军民一致对外斗争的呼吁下,“西安事变”改变了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策略,国共联合抗日。经过为期八年的艰苦卓绝抗战,抗日战争最终取得胜利。日本投降后,蒋介石急于一党专政搞独裁统治。在重庆谈判期间,他一边假和谈拖延时间,一边对毛泽东领导的解放区军民进攻,单方面破坏了国共“双十协定”。在山东、陕北、实施重点进攻。毛主席深谋远虑,高瞻远瞩,守延安、丢延安、离延安、保延安等诱敌深入的策略,主动撤离延安开始转战陕北。
歌曲《毛主席当年在靖边》唱出了毛主席当年对敌斗争的宏大战略。骄傲一时,不可一世进攻延安的胡宗南部23万余人杀气腾腾而来。红一方面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在青化砭、羊马河、盘龙镇和沙家店对敌四战四捷,奠定了陕北大局。歌词唱道:彭总巧布口袋阵,西野将士似天神。胡匪军失魂又丧魄,蒋家王朝陷入人民包围中。毛主席为彭德怀题诗:“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小河会议,是我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转折点,把战场引到敌战区进行作战。刘、邓(刘伯承、邓小平)千里跃进大别山,一把尖刀插入敌人心脏中;陈、谢(陈赓、谢富致)兵团入陇海路过黄河;陈粟(陈毅、粟裕)兵团攻过黄河。三支大军呈“品字”型进攻国民党。歌词唱道:毛主席在小河四十八天,笑坐躺椅指江山,将才云集群星灿。小河会议挽狂澜,陈粟陈谢跨黄河,刘邓刀插大别山。瓦子街头毙刘勘,蒋胡拱手还延安……
1947年下半年进入解放战争国共大决战。毛主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而蒋介石曾想一党专政搞蒋家王朝,不但重点进攻失败,就连自己也被毛主席给大反攻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就把蒋介石打得逃到了台湾。毛主席在北京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蒋介石只能隔海叹气了。
闲言少叙,继续演出。陕北说书《金华路社区就是好》,女声独唱《画你》,金华路社区青年人啦啦舞《日不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掌声、喝彩声不断。中场互动游戏开始,考眼力保龄球:把矿泉水瓶摆成三角形状,两队各派出若干队员用篮球滚砸矿泉水瓶,这个保龄球滚砸的越多倒了的越好。两队队员踊跃参与,在两米多的距离来滚球砸目标,把人们逗得哈哈大笑,联欢会进入极致。
紧接着由社区胡浩的秦腔男声独唱《人面桃花》,他那干练、高亢、强劲,字正腔圆,动作娴熟的演唱获得全场掌声。有人喝彩不愧为专业人员。大家你一言,他一语,今年从县文工团下放城关镇不少人员大都分配到各个社区,这下社区有了文艺骨干。《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姐妹们喜晒战备粮》、《红歌联唱》和《老两口学毛选》把联欢会推向高潮。
特别是由郝振丽、朱维友两人表演的《老两口学毛选》,那老汉头扎白毛巾,出场手持一个大烟袋斗,一手背操,一手转着大烟斗,两个鼻孔插了长胡须向上一翘一翘,那一招一式惟妙惟肖,唱法老练,动作深情并茂,博得观众喝彩声一片,老婆老汉表演中老汉还对老婆来个亲吻,演完老汉抹下白毛巾,摘下长胡须,原来是一个标标致致的女子,大家又一次鼓掌欢笑。新华艺术队队长白艳娥一首《秋收》,全体演职人员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和《高楼万丈》结束了这次红歌联欢会。
最后,全体人员就在社区灶上AA制荞麦饸饹油炸糕,有人边吃边唱信天游:红歌献给毛主席,人民永远怀念你。荞麦饸饹肉臊汤,油炸软糕相跟上,大家轰笑。
(作者系靖边县工业经济局原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