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三边,作为三边人是熟知的,不就是靖边、定边、安边的总称吗?其实这只是三边地域上的一个小概念,也就是狭义上的三边,广义上的三边,在历史上要比这大的多。
三边作为地理和行政上的概念变更,分为三个时期,即上中古时期,古近代时期和现当代时期。
一、上中古代的三边:早在汉代,就有“三边”这个地理概念出现,即指凉﹙今甘肃平凉﹚、并﹙今山西太原﹚、幽﹙今北京﹚三州为三边。当时的三边西起凉州,东经并州,直达幽州的千里疆域。唐有文《敦煌变文﹒王昭君》云:“昭君昨夜子时亡,突厥今朝发使忙。三边走马传朝命,万里飞书奏汉王。”唐时,定边设盐州,靖边设夏州。盐夏二州处凉并之间。唐初边塞诗人祖咏又有诗云:“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沙场风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幽州蓟门﹙在今北京得胜门外﹚。
二、古近代的三边:《明史》卷九一《兵志》云:“故终明之势,边防甚重。东起鸭绿,西抵嘉裕,绵亘万里,分地守御。初设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辖宁夏、甘肃、蓟州三镇,而太原总兵制偏头,三边制府驻固原,亦称二镇,是九边。”明代当时东起鸭绿江,西至嘉裕关,边防分为九边,开设三个总督府,分别节制数镇军务,除了蓟辽、保定、宣大总督外,就是陕西三边总督。
陕西三边总督,初名总制,设于成化中,驻地韦州﹙今宁夏同心县东北韦州镇﹚,职属延绥、宁夏、甘肃三镇军务。弘治十五年﹙1502﹚,陕西三边总督开府于固原城﹙今宁夏固原县城﹚,并增设固原镇,节制固、延、宁、甘四镇。嘉靖十五年﹙1536﹚,明朝廷派刘天和出任陕西三边总制,并更名总督。自嘉靖十八年﹙1539﹚起,陕西三边总督于每年五六月间,由固原城移驻花马池营城﹙今盐池县城﹚。这时期三边范围较大,即所谓的“大三边”, 包括今陕西的北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中、北、南部,和甘肃省的中部,以及青海省的邻近两县。
三、现当代的三边:时隔三百多年之后,即1937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了陕甘宁边区政府,分设5个分区,为延属分区、绥属分区、关中分区、陇东分区和三边分区。地盘比之明代缩小了许多。1940年7月11日,经边区政府调整后,三边分区只管定边和盐池2县。1946年4月重新调整后,三边分区辖定边、靖边、吴起、盐池、安边以及内蒙城川和三段地。三边分区驻地在定边县城。1950年1月19日,西北军政委员会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宣告结束,三边分区亦随之结束。原来所辖陕、甘、宁、晋各省的县﹙市﹚,都分别作了了归属。三边分区从成立到结束,历时12年4个月零23天,这也是三边分区的历史。
这里需要说明,明代的三边只是军事建制意义上的称谓,设卫也好,设道也好,设营也好,设堡也罢,都是为了抵御外来侵略,保卫边疆安宁。靖边的取名有绥靖边疆之寓义,定边的取名有抵定边疆之寓义,安边的取名有安定边疆之寓义。到了清代疆域一统,三边各堡塞已失去重要军事价值的存在,清政府大量裁军,只留少部分兵丁驻守,以维护地方安宁。雍正9年靖定两地设县,安边只作为定边县一个城堡存在,两县由军事建置,改为行政建置。
现在的三边只是靖定两县和安边镇所辖范围内的总称,比之古代的三边和近代的三边,区域面积是大大缩小了,但其地位和影响却要大多了。
三边是一块风水宝地。地下煤、气、油、盐矿藏富集,地上林木茂盛,五谷杂粮盛产,牛羊遍地。三边处于蒙、陕、甘、宁盆地的中心地带,其中靖边己探明石油储量约为3亿吨,天燃气储量约为4666亿立方米,为世界级的整装大气田,被喻为中国的“科威特”, 境内建有长庆最大的天燃气净化厂,和陕西最大的榆林炼油厂。定边的油气也很丰富,特别是石油产量很可观,县内有年产百万吨的采油厂,成为三边地区的龙头企业。
三边的交通发达。307国道,靖王高速公路,中、银太铁路横贯东西,其中靖边青银、包茂两条高速公路交会;太中银铁路,浩吉铁路,靖神铁路在县城纵横交错,靖边己成为名副其实的东西走廊,南北的交通枢纽。除此之外,三边地区己是镇镇通油路,村村通硬化了的公路,大小村庄交通密如蛛网,四通八达。
三边的经济腾飞,面貌日新月异。靖定两县连年名列中国西部百强县,靖边一度跻身全国百强县行列。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全境到处分布,靖定两县己成为榆林市重要的新能源产能基地,靖边被授予“新能源示范县”的光荣称号。三边人民的生活在改革开放后达到了极大的改善,现在已是脱贫致富进小康,前进道路上不停步,正在为建成美丽乡村而奋斗。三边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北治沙,南治水”, 退耕还林,蓄水打坝,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奋斗,往日荒凉的面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沙漠面积大大缩小,沙尘暴显著减少,使往日的沙漠变成了绿洲,荒山穿上了绿装,浑黄浊水,变成了碧波荡漾,鱼翔鸟鸣的胜地,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美好愿境。时代造英雄,治沙女杰牛玉琴,世界闻名,曾获得国际“拉奥博士” 奖,洽沙英雄石光银,荣获全国“七一” 勋章奖。靖边现在被国家和省上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县、中国新能源示范强县、中国建设美丽乡村典型县、国家级卫生县城和省级森城市等光荣称号。
三边的旅游丰富多彩。靖边有匈奴古都统万城,迄今已有1600余年的历史,但仍然傲立于沙漠之中,鬼斧神工放异彩的龙州丹霞波浪谷,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来此观光游览。青阳岔、小河、天赐湾革命纪念馆,已成为后来人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赓续红色基因的圣地。定边盐湖的美丽风光,三五九旅打盐时,在长城上留下的数百孔土窑洞,已成为不可磨灭的革命印记,红军长征进入三边的第一站“铁角城”, 己成为红色旅游的闪光名片。
三边的剪纸,大秧歌和饮食文化驰名全国,誉满塞上。靖边剪纸能手华月秀诸多作品,荣获国内外大奖,曾在美国的洛山基,西欧的瑞士展出,被喻为“中国民间剪纸传承大师”。 靖辽籍的跑驴大师张有万,在赴日本的精彩表演,被拍成电影辑入《泥土芳香》中。定边的羊羔肉、酿皮,安边的炉馍馍、剁荞面,靖边宁条梁的老八碗、油麻花百里驰名,已列入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安边的炉馍镇和荞剁面出名,定边的羊羔肉出名,就是由于安定边南部山区盛产地椒和荞麦,胡麻、葵花油有关,这里己被称为荞麦之乡,洋芋之乡,甘草之乡。
三边的信天游独具魅力。过去三边地方荒凉,人们唱起信天游来改心焦,走西口的路上,吼一声信天游,便会忘却了思乡信之念,山里拦羊老汉唱上一曲信天游,来打发寂寞的时光,男女青年对唱上一曲信天游,用来传递心曲,成为男情女爱,婚恋的桥梁。著名诗人李季就是用信天游这种形式写成《王贵与李香香》,驰名全国。嗣后,信天游爱好者姚勤镇、鲍登发步韵写成《王贵李香香回来了》,成为《王贵与李香香》的续集,旧歌谱新篇。信天游第三代传承人霍竹山继姚鲍之后,又为信天游开出了新天地,他所写的《红头巾飘过沙梁梁》,曾在《延河》等全国著名刊物上登载,《兰花花》荣获柳青文学奖。在霍竹山等人的影响下,靖边涌现出了不少信天游歌手,靖边亦被称为“信天游之乡”。定边的说书,皮影戏也很驰名,著名说书艺人有牧彩云,卢响铃等,皮影大师有高仲元等人。
三边像一颗塞上的明珠,熠熠闪光,充满了神奇,充满了活力,充满了希望,在新时期,将会放出更加灿烂夺目的异彩。
(作者系靖边县教育局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