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旅游 / 文化广场 / 正文

又是山花烂漫时

来源:靖边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12-18 15:15 作者:薛立强

陕北春天的气候变幻无常,时而阳光明媚,时而狂风大作,遮天蔽日,时而又乍暖还寒,冷气逼人,甚至漫天飞雪……

不管天气如何变化,但山里的野花还是按时次第开放。首先顶风冒寒绽放的是蓑牛牛花,那一束束深蓝的,或淡淡的,在黄土地上开得十分耀眼,开得十分精神,被人们称为“迎春花” 。迎春花不择地而生,不论气候而长,具有极强的生命力,正像陕北人具有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

下来就要数豆奶奶花了,别看它个头小,是百花丛中的小妹妹,当参天的白杨树和打着伞头样的茅头柳刚刚吐出嫩芽时,她们却像一群群跳皮的小孩子躲在大树底下,或沙蒿林林里,挤眉弄眼地、眨呀眨个不停,嘲笑着苦菜花,蒲公英,你们还在沉睡哪。

与豆奶奶花,可以一比高下的就要数狗娃草了吧?狗娃草学名叫蓝野菊花,年开二度,颇为群众所喜爱。花为蓝色,紫蓝色,或月蓝色,花心为浅黄色,上面常有拖着小尾巴的黑小虫子出现,平时隐匿不见,当孩子们对着它高喊:“狗儿,狗儿!”时、它就很快出现,所以,就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狗娃草。”狗娃草多开在田头、路旁,耐寒、耐旱,每到秋季,其他娇嫩的山花、经几场霜杀后,便花谢叶萎了,唯有它和九菊花还在相竞开放,到处开得黄灿灿、蓝漫漫,成为陕北高原的一道亮丽风景线,直到霜降节杀百草后,它们才卷旗息鼓地休兵罢战。

天道循环,周而复始,不觉又到了百花盛开的季节,我带着童年时的记忆,再度造访了南部山区和北边草滩地区百花盛开的地方。当车子进入山区,一个个长着大脑袋,头顶着粉红色绒绣球的大蓟,俗称“火草” 的野花便扑面而来。这种花开得丰采硕大,可以称得上是山花之冠,样子十分美丽大气,但可望而不可及,因其浑身长满了剌棘,但在那个货物奇缺的时代,一些老爷爷,老奶奶们却不怕剌扎,将其叶子采集下来,晒干了,揉作棉团,然后,用火镰打着火石。当火花迸出后,跳在棉团上,老人们便连忙吹上几口气,棉团便燃着了,用它来吸烟,或燃柴烧水做饭。

大蓟的小弟弟漏芦,俗称蛋蛋花,其样子,花色,和大蓟十分相像,活像一娘同胞,只是个头小了些,但浑身无刺,山里的孩子们常常采撷下来别在头上,学大人们唱戏,扭秧歌,其乐无穷。

山丹丹花,百合科,花为红色,鸡舌形,开得鲜艳、美丽,让人十分喜爱。过去受苦人看到它,就憧憬着美好的生活,便唱道:“山丹丹开花背洼洼红,受苦人盼得好光景!”在闹红时,陕北人民朝盼、夜盼着共产党、毛主席来搭救受苦受难人民早日翻身解放。当他们听说中央红军真的来到陕北时,便欢欣鼓舞地闹起了秧歌去迎接党中央,毛主席,中央红军。其中《山丹丹开花开红艳艳》,就唱出了陕北人民的真情实感:一道道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

……

山丹丹那个开花哟,红艳艳、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打江山。

歌词热情奔放,有场面,有情景,更有贴切的比喻。

串铃草,学名叫益母草,花为淡红色,密集成团,花谢后结成坚果,状似串铃,一层又一层,为一种善治妇科病的良药。

羊羝角草,学名羊角蒿,花为粉红色唇形,开得十分耀眼。结子后。果实露出了如尖尖的羊角,样子十分逗人喜爱,过去,牧童们常常把来作羊顶架游戏。

飞燕草,俗称鸽子花,淡蓝色,远观倒很像飞鸟,样子十分讨人喜爱。

防风,俗称沙拔掉,开着黄中带白的小花,远观状若张开的一把把小伞,其根白嫩多汁、甜辣,过去,常为拦牛、放羊的孩子们挖来解渴充饥的上品。

羊胡子花,学名薤白,样子很像韮菜花,是味治疗冠心病的重要中草药。

鸡冠冠花,苋科,在田头地畔长得很多,花红色密集成簇很像雄鸡的冠子,也是一种妇科良药。

苦豆花,多生长在庄前屋后,花唇形,金黄色,远观很像一对对小蝴蝶欲展翅飞舞。待花落后,便有小豆荚出现,内装的小豆子,乌黑发亮,过去,农村妇女们在蒸小面人时,用它点作眼晴,样子十分逼真,讨人喜爱。

看到野花,让人回味无穷,盘点山花,知名的和不知名的数不胜数,花开花落年年有期,当下,又是山花烂漫时,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华诞,又是“十四五” 规化开局之年、这次漫游,无论是走在南部山区,还是北部草滩地区,所到之处,都是山青水绿,鸟语花香,生态环境有了很大的改观,不由地心潮澎湃,百感交集,深感习近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远见卓识,只有生态环境改变了,人与自然才能和谐相处,只有二氧化炭排放量减少了,空气净化了,人类才能够益寿延年。

(作者系靖边县教育局退休干部)

网络编辑:王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