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二十八日,靖边县全民运动广场上,人流如潮,彩旗飘扬,欢声笑语,热闹非常。靖边县委、县政府和有关部门在这里举行了“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庆七一” ,群众文体展演活动。
庆祝会开始,在县领导致开幕辞后,即由五百多人组成的健步行、庞大队伍率先出场,他们举着党旗、国旗,跟着音乐的节奏,雄赳赳、气昂昂地迈着矫健的步伐绕场一周,立刻引起了观众们的轰动,记者的摄影机,观众们的手机抢先拍摄镜头,将这一幕气势恢宏的精彩场面摄入镜头。
锣鼓阵阵,惊天动地,高亢激昂的唢呐声,悦耳动听。由“靖边黄土情缘俱乐部” 排演的大秧歌出场了,他们阵容庞大,气势雄壮,服装艳丽,立刻吸引住了观众们的眼球。表演在年过半百苏红兰的指挥下,动作整齐,进退自如,时而跳跃前进,时而穿插进行,时而上下舞动,时而变形表演,时而又整合列队表演。无论何种表演,都展现出陕北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骑毛驴,耍水船,这是陕北大秧歌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这次演出,有这么两个特点:一是演员动作熟练,操作自如,配合默契;二是化妆逼真,那几个艄公很像古典戏剧里的装饰打扮,具有南方古代水手们的特点,在我小时候印象中宁条梁秧歌队艄公们就是这种装饰打扮。
总之,这场秧歌队的精湛表演,轰动全场,在观众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场激动人心“欢天喜地颂党恩” 的大秧歌刚刚结束,一场慢步交谊舞《草原上的月亮》,又粉墨登场。交谊舞演得情缠缠,意绵绵,动作优雅,这和前面的那场大秧歌惊天动地,震撼人心的场面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一武一文,相得益彰。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多民族共居的大家庭。服装是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的表现,“旗袍” 就是满族服装文明的典型代表,穿起来飘逸舒适,落落大方。这次由“靖边妇女服饰文化研究会”“靖边星慕旗袍文化美育艺术团”“ 靖边练旗袍协会、金桥社区舞蹈队”, 编导出演的《大型旗袍秀—最美中国》,表演得温文尔雅,毓美娟秀,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服装之美,女性三美,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海疆万里、那些日月夜夜守卫在祖国的海疆线上,守驻在荒芜的岛礁上,或漂流在异国他乡的军舰上的水兵们,在工作之余,往往跳起舞,唱起歌,以活跃生活,水兵舞》就是他们真实生活的写照
我们是龙的传人,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这次由王德文编导指挥的《祥龙舞动麓靖边》的舞龙表演,精彩地表现出龙的精神,龙的魅力,向人们送上了喜庆,送上了吉祥。
伞是秧歌队表演的重要导具,常常有伞头导引,进行表演。这次由“靖边娱景荟、好学堂”, 出演的《形体舞韵;油纸伞舞韵》,演得神韵结合,别有情趣,颇得观众们好评。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早在唐代就有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联姻的故事。藏族人民不仅英勇善战,而且也能歌善舞。这次由“靖边县老年大学舞蹈班” 等三个单位联合演出的《太阳姑娘》,声音高亢,很有李娜演唱的《青藏高原》的韵味,体现了藏族同胞,身居高原不畏寒,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这次演出的最后一个节目是《红歌联唱》,由“靖边县夕阳红民间之声合唱团” 演唱。联唱由《筑梦中国》《妈妈教我唱一首歌》《再唱山歌给党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四首歌组成,从不同角度,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强国梦,家庭教育爱祖国,幸福不忘共产党,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爱党、爱国的主旨。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救星,是领导中国人民走向繁荣富强的中坚力量。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人民忘不了共产党。展演晚会在一曲雄壮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声中落下了帷幕。
广场上,华灯璨放,天空中,飞起了一片片红霞,一场精彩的晚会,让人们回味无穷,一曲颂党的红歌,给予大家无比的精神万量,踔厉前进,迈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作者系靖边县教育局退休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