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皆知,孙中山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他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可见,孙中山对书的痴迷犹如焦仲卿对刘兰芝的挚爱;犹如小草对大地的依恋;犹如母亲对子女的呵护。
现代书画家李苦禅曾言:“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要想成为当今时代的佼佼者,怎可不悦读也。悦读好似品味一年四季之秀景,奔驰草原,你可品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春色;穿过乡间,你可欣赏“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夏景;越过高山,你可领会“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秋思;停下脚步,你还可游赏“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冬景。四季各有所收获......
世界瞬息万变,由古代圣贤的布帛书变为今之众人的纸质书,从原来的种类单一变成现在的种类繁多,就是因书的种类一直繁衍,致使读书的“才人”大幅增加,而真正利用自己得天独厚的生活优势读有益之书的人又有多少?清代王豫说:“凡读无益之书,皆得玩物丧志。”是啊,话虽如此,可真正以此为教诲的人寥寥无几,我们抛弃了知识,两手空空,却还没心没肺的笑着。
遥想当年,古人凿壁借光唤醒对知识的渴望,你是否还记得古人为书而奔走天涯的劳苦精神?有这样一件趣事:有一次曹禺的家人准备好洗澡水,催正在读书的曹禺洗澡,他进内室以后,过了很长时间,也不见人出来,家人就在内室外听,室内不时传出水声。又过了好久,仍不见人出来,曹禺的夫人生疑,推门进去一看,原来曹禺坐在盆里,正读书入迷呢!他一手握着书本聚精会神地看着,另一只手拿着毛巾下意识地推打着水面。事实上,他根本没洗,水却早已冰凉了。古人在澡盆里读书达到一种极端的境界,可之谓何等精神!这便是当代人所不能及的。
高尔基认为,当书本给自己讲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态度之时,似乎是每一本书都在自己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让自己看到一个不可思议的新世界!悦读,它会牵着你的手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向知识源泉,它没有农村的路眼花,更没有城市的套路深,踏实而又平凡的悦读之路让人走得更稳,更远……少年,是时候从你的虚拟世界中苏醒了,夕阳落下之时便是你执笔悦读之时,休憩在树的一旁,指尖轻轻划开一页书,静下心来咀嚼其中的奥秘,你定会漂浮在神游的境界里享受忘我精神。
(作者系靖边三中高三十五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