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神文明 / 文明创建 / 正文

坚守靖边北大门

来源:靖边新闻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9-07-23 15:33 作者:任宝林

据离休老干部(原骑兵团战士,中共靖边县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谷裕同志口述:一九四七年六月上旬,国民党刘戡率部乘我西北野战军在陇东打马鸿奎之际,向我党中央、毛主席临时住地——靖边县王家湾进犯。

彭志总得知这一情报后,立即向三边地方部队发电:“靠近中央的地方部队不计一切危险和牺牲,务必保卫党中央和毛主席安全……”(见习仲勋《解放大西北回忆录》81页)。之后,毛主席也给三边地方部队口头指示:“对胡、马主力部队的行动,你们地方部队不要管,你们主要对付惯匪和还乡团,因为他们的行动没有规律,注意不要让他们窜进来。”   

当时,西北部队接到电示后,把坚守靖边北大门、保卫党中央和毛主席战略转移的任务交给了骑兵团,政委惠志高在全团指战员动员大会上说:同志们,上边把坚守靖边北大门、保卫党中央和毛主席战略转移的任务交给我们骑兵团,是对我们的信任,任务光荣,使命重大,我们经过陇东、三边两次战役的考验,兵强马壮,士气正旺,况且和我们并肩坚守大门的还有蒙汉支队和西乌审两个劲旅。大家还记得我们三支部队曾在陕蒙交界处乌拉尔林一带并肩战斗,打败了敌人二十二军一部;冬季又挥师西进兴武营,纪合劲三旅八团,十一旅二团歼灭了宁、马200多人,取得了胜利。现在我们三支部队并肩坚守靖边北大门,别说惯匪还乡团,就是胡、马的正规军来犯,我们也不怕。同志们,有没有信心?全团指战员振臂齐呼:有!消灭胡宗南,消灭马鸿奎!誓死保卫毛主席、誓死保卫党中央。

七月下旬,东乌审得到消息,让我骑兵团主力驻在靖边县城,只内外数人在掌高兔放马,得意忘形的敌人南犯掌高兔,遭到王岳峰西乌审部的阻击,我骑兵团闻此支援,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敌人败逃至西南商。为了歼灭这股敌人,拔掉祸根,过了几天,由高峰司令员统一指挥三只队伍一千余骑,迁至西宫商包围敌人驻地。敌人闻讯逃跑,远离靖边300公里外,再不敢南犯。

一九四七年,靖边久旱无雨,粮食欠收,群众生活困难,部队粮食紧缺。一九四六年秋,我军在城川地下埋藏粮食50多石(每石300斤),我军三支部队利用战斗间隙由地方组织骆驼50多条,由部队用两天一夜时间护运,将粮食运回靖边,解决了整个部队的吃粮问题。

一九四七年八月五日,胡军占领了张家畔(空城),为了探知敌人的虚实,李振海团长派一个侦察班于半夜赶赴张家畔骚扰敌人,并指示,只要你们能活抓回一个俘虏就是胜利。黎明时,侦察班果然抓回一个活舌头,从这个俘虏口中得知,敌人于八月六日此上援榆(林),于是我团迅速赶往横山县毛乌素沙漠拦头阻击,迫使敌人未能按计划到榆,向四处逃散。在这次阻击战中,不少战士壮烈牺牲,班长孙兴国拉响最后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过不了几天,宁、马两个骑兵团又进犯三边,继续东进。我团避其敌首转到敌后,紧紧拖住敌人的尾巴,袭扰敌人的东进速度。到横山雷龙湾,敌人回头与我军交战,我军三连激战两小时后,由于敌人东进心切,撤离战斗,但我团穷追不舍,由于敌机掩护,于是我团弃敌返回驻地掌高兔。

一九四七年秋季,宁、马骑19团、20团和张廷芝骑兵团分兵三路进犯靖边。一路从宁条梁东进袭张家畔,一路由宁条梁经毛骡塘(梁镇北)攻我骑兵团尔林川、掌高兔驻地,一路由宁条梁经大沟湾过河向东北攻我蒙汉支队大石砭驻地,形成三面夹击我军态势。但我军来去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分散了敌人的兵力,各个击破,使敌人伤亡惨重,军心涣散,四处溃逃。为了防止敌人重整旗鼓二次来犯,第二天我团绕道陆家湾、九里滩,转移到县东南部地张家畔、边墙壕一带择地坚守防敌南窜,半月后又返回掌高兔、尔林川一带,继续坚守在靖边北大门上。

一九四七年八月下旬,沙家店战役情报传来,得知毛主席和党中央已经撤离靖边,全国指战员欢欣鼓舞,圆满完成了坚守靖边北大门、保卫党中央和毛主席胜利转移的光荣使命。从此,全国拉开了战略大反攻的帷幕,为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网络编辑:贺冬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