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精神文明 / 文明创建 / 正文

以钉钉子精神抓好生态文明建设

来源:靖边新闻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9-03-25 10:11 作者:李宁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总书记的讲话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但是,如何使总书记的指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要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秉持着“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理念,铺摊子、上项目,不惜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搞粗放式经济,严重创伤了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改变观念,转变发展方式,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集约型经济。要淘汰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的企业,整治和关闭“散乱污”企业,推进工业行业的转型升级,降低单位工业增加值的能耗强度,推动工业产品向高端发展。同时,要积极发展生态型特色产业和资源能源高效利用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要强化措施,实行分类管理,做到深度减排。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待管控企业污染问题,我们决不能实施一刀切,做到分类管理,实现深度减排的目标。比如对环保措施落实不同、治污水平不同的企业,实行差异化错峰生产。要从源头治理,大力推广绿肥种植、秸秆还田等技术,带动化肥减量增效,有效控制住农业面源污染;严格管控疑似污染地块和污染地块,防止已被污染的地块继续流转开发使用,避免新增土壤污染。同时,要激活企业治污主动性,对不同守法水平企业进行差别化管理,对超标企业加大查处力度,对长期稳定达标排放的合法企业减少监管频次,让污染治理积极的企业更有积极性。

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加大惩处力度。古语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各级政府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结合地方实际制定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使处置环保问题有法可依,有据可凭,让制造污染的企业和个人无空可钻。对于疑似重点污染的企业,要实行严格管控,采取蹲点值守、抽样化验、有奖举报等方式,使企业不敢排放“三废”污染物;对随意排放污染物的企业,要加大惩处力度,情节严重且构成犯罪的,交由司法部门处置,并把这些企业作为反面典型,在一定范围内宣传,形成不敢随意排放污染物的震慑。

要加强教育引导,汇聚起强大的“绿色合力”。要引导群众进一步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让群众“爱绿”、“植绿”,发展绿色产业,走绿色发展道路。对致力于绿色事业的企业和个人,要广泛宣传,讲好他的“植绿”故事,传播好他的“爱绿”声音。譬如陕西省靖边县宣传榆林炼油厂建设绿色家园,退休教师齐军祥20年如一日为裸露黄土披绿装,使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加入到发展绿色的行列中。只要我们积极引导鼓励,定会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强大合力。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复杂的工程,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以“钉钉子”精神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造天蓝、水碧、土净的美丽家园。

网络编辑:贺冬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