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肌体的“神经末梢”,是党执政大厦的地基,地基固则大厦坚。近日,就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工作成效和今后的工作打算等,记者对靖边县委书记李世书进行了采访。
记者:您对基层党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是如何认识的?
李世书: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激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当前,靖边县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各项任务艰巨繁重,基层党组织担负着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重要责任,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强化固本强基的思想,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着力解决工作理念、方式、举措不适应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要求和就党建抓党建“两张皮”的问题,推动基层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记者:2022年,靖边县在基层党建工作中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李世书:坚持强化理论武装,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足功夫,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固定为县委常委会“第一议题”与县委理论中心组重要学习内容,第一时间跟进学习。研究制定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和重大课题调研工作方案,组织县级领导宣讲团、专题宣讲团开展宣讲30余场次,举办应知应会知识测试、“喜迎二十大”文艺作品展等系列活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落地生根。围绕中心大局,在促发展抓治理上下足功夫,突出党建服务“国之大者”,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在服务高质量发展、经济稳增长、乡村振兴、社会治理、深化改革、作风转变等全领域、全方位;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开展大调研大讨论大转化活动,形成高质量调研报告12篇,经过充分调研和反复研讨,决定在今后3至5年举全县之力抓好事关长远发展的九个方面重大事项29项具体任务,力争短期内推动靖边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实质性飞跃,同时制定扎实稳住经济若干政策措施,全力稳住经济基本盘,深化拓展“五双”党建工作机制和平安建设“1234”工作举措,构建“五级五长”精细化防控机制,运用“四种形态”处理干部323人次、党纪政务处分202人。坚持分类指导,在提升党建质量上下足功夫,常态化推进农村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实现流动党员管理规范化、组织生活正常化;机关党建开展“一系统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创建活动;城市党建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双考核”的实施办法》,推动“双报到”工作提质增效;“两新”党建方面,成立党组织248家,做到党组织在非公企业全覆盖。
记者:2023年,靖边县在基层党建工作中有什么新打算?
李世书:2023年,靖边县将坚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基层党建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着力补齐基层党建短板弱项,努力夯实基层基础、建强基层堡垒,为靖边深入实施“1365”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经济繁荣、生态文明、幸福宜居”榆林副中心城市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是在织密组织体系上持续发力。深入开展“建好党支部、选好带头人”行动,落实“五个基本”提升计划,扎实推进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探索推行区域化党建、行业党建联盟、党建综合体等新模式,推动各领域组织、工作、力量有形有效覆盖。二是在提升党建质量上持续发力。统筹推进农村、城市社区、机关、企业、“两新”组织等基层党建工作,通过现场会、点评会、交流会等形式,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创先争优常态化,力争在城市社区等领域打造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推得开、叫得响的靖边样板和靖边品牌。三是在强化党建引领上持续发力。推动党建工作与项目建设、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民生保障、疫情防控等大事难事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