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动态 / 党建动态 / 正文

靖边县杨桥畔镇:党建+“1313”工作法推进矛盾纠纷“一站式”调处

来源:靖边新闻信息网 发布时间:2024-08-13 15:24 作者:林晓娜

杨桥畔镇把健全和完善“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机制作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加快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实践,在深入总结“345”工作法的基础上,整合诉内、诉外多元解纷资源,创新推出党建+“1313”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持续推进矛盾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实现群众诉求“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党建引领筑堡垒

抓班子。一抓能力提升。通过自主学、集体学、培训学,提升镇村干部法律法规、政策业务能力;通过周二例会“人人上讲台”,提升宣讲宣传、沟通说服能力;通过包案倒逼、实践历练,提升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能力。二抓作风转变。通过抓作风能力提升,倒逼干部思想自觉;通过抓矛盾纠纷常态化排查化解,增强干部行动自觉;通过抓营商环境常态化建设,促进服务自觉。三抓责任夯实。夯实岗位责任。根据“五级五长”工作制优势,建立“各级长”分工明确、业务互补,一般干部设岗定责、职责到人的岗位责任制,全体干部亮岗位、亮职责、亮承诺。夯实包片责任。通过科级领导包村、一般干部包组,夯实包片责任制。夯实属地责任。落实村党支部、村委会“谁的门谁看、谁的事谁管”主体责任,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回音,确保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身上有指标。

带队伍。一是带好包村干部队伍。根据“五级五长”责任制要求,结合科级领导基层工作经验、工作履历和个人特长,在安排领导包村时按照优势互补做好“传帮带”。二是带好村干部队伍。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包村领导帮助村干部解决好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三是带好调解员队伍。一方面,建立一支以老李为拉事长、全体科级领导、法庭、派出所、经开区等相关单位拉事能手和乡贤能人为成员的镇级调解队伍。因人因事组建调解专班成员,进行“点名式”定人、“点菜式”调解。另一方面,将能说会道、公道正派、群众威望高的离任村干部、老党员、新乡贤等能人志士纳入到村民调解委员会,配强村级拉事点队伍。

建机制。一是建立首问负责制。要求首问责任人对群众提出的问题或矛盾诉求,职责范围内的尽快办、职责范围外的跟踪办。二是建立考核奖惩制。将矛盾纠纷调处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并作为干部评优树模、提拔使用、奖金分配的重要评价指标。三是建立责任追究制。对因不知责、不尽责、不履责、不担责造成较大反响或恶劣影响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追责问责。

围绕一个目标保平安

镇党委、镇政府主动适应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积极调整基层社会治理新目标,从过去单纯的化解矛盾纠纷、维护治安稳定,调整为现在的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将矛盾纠纷拓展到了防范化解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的安全风险。

紧盯三个渠道抓源头

紧盯干部排查。一是镇级专项排查。在全国、省、市“两会”和党的二十大等特殊敏感时期,提前开展矛盾纠纷“拉网式”排查,做到隐患早发现、问题早解决,盯紧重点事、看牢重点人。二是村级日常排查。压实村“两委”信访维稳担子,落实村“两委”日常工作中排查调处矛盾纠纷的责任,要求村“两委”做到矛盾纠纷未介入的不上交、未调查的不上交、未提出处理意见的不上交。三是网格定期排查。结合防返贫动态监测工作,网格员每周对矛盾纠纷进行定期排查,做到能化解的就地化解,化解不了的按时上报。

紧盯群众来访。一是电话访。群众通过电话咨询或提出诉求,要耐心接听、答复,一时答复不了的做好登记,分类处置、限时办理。二是到镇访。群众到镇访要热情接待,做到一声问候、一杯茶水,进行“一站式”受理。三是网络访。群众通过百姓问政、12345便民热线等网络媒体平台访,要及时受理、认真办理、按时回复。

紧盯上级反馈。主要做好上级领导批办、信访部门交办、其他单位转办事项的办理工作。

实行“一站式”服务不缺位

围绕“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的服务理念,镇村均建成标准化综治中心(五室一中心即信访接待室、拉事室、法律服务室、教育疏导室、综合协调室和社会治理指挥中心),实行“一站式”服务,实现一个窗口服务群众、一个平台受理反馈、一个流程调解到底,确保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站式”接待、“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

夯实三级调处促化解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新时期信访工作提出的群众诉求合理的解决问题到位、诉求无理的思想教育到位、生活困难的帮扶救助到位、行为违法的依法处理“三到位一处理”指示精神,夯实村干部、包村领导、镇领导小组三级调处职责,杜绝矛盾纠纷层层向上推的“甩锅”行为。一般性矛盾纠纷化解在村一级,要求村拉事点未作出调解意见的不得向包村领导推;复杂性矛盾纠纷化解在包村领导一级,要求未作出调解意见的不得向镇领导小组推;疑难矛盾纠纷或历史积案,由领导小组集体研判运用“345”工作法进行调处,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难事不出镇”。

2023年以来,镇级累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3件,村级化解一般性矛盾纠纷62起,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实现了到市、赴省、进京零上访。

网络编辑:王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