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树涧古柳距陕西省靖边县城40公里,这里有树龄在千年以上的古柳300余棵,遍布周围20平方公里滩涧地,“神树涧”由此得名。
神树涧古柳形态各异、千差万别,路边、田里、舍前或三五一排,或两两相对,或傲然独立,经过数千年的风雨沧桑,形成了各俱形态的古柳景观,古柳的主干大都劈开着,中间都是空的,有的能容下好几个人,许多的旁干倒伏在地上,形成一个拱形,头上长满绿枝,有的四下裂开,形成开屏状,而有得枝干好象只有树皮在连着,虽显老态,却生机昂然,风情万种,枯干落地生根,又长新枝,最大的古柳六七个人不能合抱,上面能长200多根柳椽,令人叹为观之,形成了陕北黄土地上特有的生态景观。
神树涧古柳
神树涧古柳属白皮旱柳,自古以来,黄土高原适宜此类树种生长,柳叶可以喂牲畜,树皮具有药用价值,柳椽可以修房屋、圈舍,也是当地百姓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所谓“家有百株柳,吃穿不用愁”,由于这里种植旱柳较为普遍,人树相依相存,所以许多树一长就是成百上千年,形成了现在的古柳群,近几年才被发现、认识。许多专家看后认为神树涧古柳具有很高的生态保护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这片古柳生长在无定河畔上、统万城脚下,目睹着大夏国的兴衰,记叙着人间的喜怒哀乐。
(图文来源于新浪博客雨中情怀-摄影)